首页 > > 正文

以刀为笔 琢骨生花

走近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骨雕

以刀为笔 琢骨生花

魏利眀在工作室里做骨雕

在呼和浩特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蒙古族骨雕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在很久很久以前,骨雕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劳动人民用骨头做成骨针、骨刀等工具,后来增添了打磨、抛光等工序,将其制作为鱼钩、梳子、象棋、骨牌等器具。如今,骨雕多作为配饰、装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呼和浩特的魏利明执着蒙古族骨雕20多年,现在是中国文联授予的艺术家、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骨雕艺术研究员。他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雕刻于骨头之上,丰富自己生活之余也在积极传承着这门古老的艺术。

□文/图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王璐

精致骨雕 工序繁杂

骨雕,顾名思义就是在骨头上进行的雕刻。在蒙古族骨雕作品中,牛、羊、骆驼的骨头都可作为原料,根据棒骨、脊骨、扇骨的形状不同,进行对应的设计和雕刻,动物、人物、生活场景,都能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在骨头上呈现出来。在魏利眀的骨雕作品中,有镂空的花瓶工艺摆件、美观实用的笔筒、精致的烟嘴、京剧脸谱艺术挂件、小巧的项链、姿态各异的牛羊、蒙古包等,这些作品将蒙古族骨雕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一件件栩栩如生,让人赏心悦目。

其实,一件骨雕作品的完成需要数十道工序,从软骨、开料、刮骨、画样、雕刻、打磨,再到漂白、上色等等,每一个工序都不能忽视。比如在软骨的过程中,需要用特制的草药水将骨头软化,才能方便雕刻;开料时,要用传统手工手钻将脱脂的骨头按造型分割、打孔;尤其在雕刻环节,蒙古族骨雕是凸起的形状,类似于浅浮雕,是呈现在平面物体上的立体线条,需要用不同的刻刀进行分层雕刻,对勾线要求严谨,画面也更有立体感。

一套工序走下来,最快也要一个星期,有时甚至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对雕刻匠人的耐力也是一大考验。“不过自己喜欢这门艺术,也就不觉得无聊,反而很陶醉很享受。”魏利明笑着说。

骨雕陪伴 苦也是甜

走进魏利明的工作室,不到3平方米的地方收拾得井然有序,工作台上,他自己制作的大小不一的刻刀一字排开,未完成的作品按顺序摆放着。当他坐定开始工作时,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甚至不敢相信,他那双粗壮的大手能在小小的骨头上雕刻出那么精致的图案,在一件脸谱工艺挂件上,人物脸上的胡须根根分明,精湛的技艺让人赞叹。

在工作台最显眼的地方,存放着魏利眀姥姥制作的骨雕发簪,没有过多繁复的花纹,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钻了两个孔,可以穿上玛瑙、珍珠、玉石做装饰。发簪的表面,被反复摩挲后变得十分光滑这也反映出主人对它的喜爱。看到这件作品,总会勾起魏利明的回忆:“我总能想起姥姥和母亲做骨雕的场景,她们心灵手巧,是我的启蒙老师。”

就这样,在母亲谢巧巧的影响下,魏利明从小学习绘画和雕刻,对艺术有着超人的敏感,曾在呼和浩特市民族工艺品厂从事工艺美术设计,一直在和艺术打交道。魏利明还记得刚开始在羊骨上雕刻时做的一些小物件,像烟嘴、汤勺、锅铲等。他说:“没想到做出来后亲朋好友特别喜欢,向我要这些骨器具,众人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自1998年以后,他就一心扑在骨雕上,守着小小的工作室,从不厌烦。2005年,他不小心用刻刀切断了左手手腕的大筋,导致有两年时间不能做骨雕。伤势恢复后,他又重新拿起刻刀。不知不觉中,魏利明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骨雕作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甚至有些骨雕艺术品还被带到了国外,并多次获得自治区和市级大奖。

传承发扬 任重道远

如今,蒙古族骨雕列入呼和浩特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成立了呼和浩特市魏利明技能大师工作室。他介绍,申遗的过程也仿佛是老天注定要给他鼓励一般:“我做骨雕也没有什么功利的想法,就觉得这是一门民间艺术,很美很有艺术价值,要坚持做下去传承下去。去年我陪着别人去申遗,结果他的作品没选上,把我的选上了,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申请成为非遗之后,魏利明还想开展蒙古族骨雕技艺交流,成立蒙古族骨雕协会,举办蒙古族骨雕艺术展等。“未来我想把蒙古族骨雕打造成我们内蒙古的一个艺术品牌,吸引更多人来传承这门艺术。”魏利明说,现在,最让他欣慰的是,有三个徒弟在跟着他学习骨雕技艺,并且开办了骨雕工艺品工厂,为传承骨雕艺术做着努力。魏利明感叹:“这个东西收益很少,年轻人能坚持很不容易,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