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水润物于无声 师琢玉之晶透 ——孙婧教师和她的“水晶”名师工作坊

□苏曼丽  

在兴安盟,有这样一间名为“水晶”的数学学科名师工作坊,成立于2016年,至今已有6年之久,兴安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孙婧是这间工作坊的主持人。这是一家以教育研究为主题,践行新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搭建教师课堂交流的实践平台,是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性工作坊。全盟40多名优秀数学教师加入其中进行教学研讨。   

1968年出生的孙婧,从教生涯35年。35年来,她始终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课上和学生对话、课下和书本对话、与教师对话更是她人生最大的快乐,成为优秀教师是她毕生的追求。  

多年来,孙婧的课堂是年轻教师推门学习的课堂,她取众师之长,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经验,用于教学中,用于研讨中。没课的时候,她耐心地为前来请教问题的年轻教师答疑解惑,无论多忙,她都积极参与年轻教师的课堂,主动评课并指出不足,促进其快速成长。白天没有空余时间指导的她常常会利用下班后,“我的正常点下班才是不正常的,7点多回家才是我的工作常态。”孙婧笑着对记者说道。  

为了激励年轻教师成长,她也会常常和年轻教师PK课堂教学。本学期,水晶团队在主持人孙婧的带领下于9月27日开启历时一个月对青年教师的备课、磨课、研课等系列活动。本次研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线段 射线 直线》,分别由入职一年半的李媚楠和刚刚入职一个月的乌心雨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当记者追问道怎么敢让刚入岗的新手教师参加比赛的时候,孙婧表示:“比赛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她们在参赛中历练成长,在磨课中蜕变成蝶,参与并见证一个个年轻教师从青涩走向成熟,在泪水与汗水中努力奋斗,这就是我觉得最幸福最温暖的事。”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讲课准备期间,共经历了课堂内成型的试讲有8次之多,课堂以外的试讲更是不计其数。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进行反复润色,反复推敲,从理念到学科、从教材解读到教学法的选择、从课前一句导入到一个动作一种语气一个教具她都一一示范,直到年轻教师心领神会。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试讲、研讨、反思以及修改,在磨课的困惑和痛苦中产生顿悟,才让年轻教师逐渐成熟起来。而每次试讲结束后,孙婧都会立刻组织大家集体研讨,无论是在课间的班级、走廊以及办公室,随处可见老师们研究的身影。  

正式讲课的时间是10月29日,李媚楠通过用毛线的直观演示建立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空间表象和它们之间的联系;乌心雨则是通过闭眼想象把已知转化为未知,理解三种线的特征和联系,最后两位教师的讲课获得满堂喝彩。李媚楠在办公室里与记者认真攀谈道:“本堂课取得的成功最要感谢的是那些帮助过我的前辈们,在辅助的过程中让我深刻认识到要以学情为基础进行概念性教学,在磨炼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水晶’团队的价值,在今后的教学和生活中我也会把这种以‘匠心致初心’的精神传承下去,用我的亲身经历去带动和影响更年轻的一代教师,帮助她们如何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刚入职一个月的年轻教师乌心雨深有感触:“离开大学校门步入工作大门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光有充足的理论而缺少实践的验证让我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节奏。经过这次的历练,除了感恩之情剩余的都是满满的感动之心。为了锻炼我的胆识,孙老师特意带领我到乌兰哈达中心小学去送课下乡,团队的老师们更是舍弃小家留校辅导我到深夜。现在,我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生成性课堂,处理突发问题也游刃有余了。来到这所学校工作,让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了什么是温暖。”  

35年磨一剑,孙婧依然用敬业奉献诠释着育人的真谛:“希望每个成员能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闪亮发光,润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