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儿童福利院:模拟的家 真实的爱

入冬后,呼和浩特的气温比往年偏低,但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的小楼里却是暖意融融。在儿童福利院的一楼,一条走廊穿起了四个“家庭”。这里就是福利院里的“模拟家庭”——每户都是六口之家标准配置,招募来的“父母”负责养育四个年幼的孩子。他们模拟正常家庭生活,尝试给福利院里低幼龄的孩子温暖的成长环境。

快乐的一家人

四个孩子一个家

12月2日,记者拜访了儿童福利院里的“模拟家庭”。上午10时,几个四五岁模样的孩子正在楼道里玩耍,见到人也不害怕,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天二楼的几个活动室正在更换地垫,所以孩子们就没有去楼上活动。

“奔奔牛”家庭是四个“模拟家庭”之一,屋内布局和普通的有孩子的家庭很是相似。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到处都是童趣的装饰布置。和楼上的集中养育相比,“模拟家庭”更有家的氛围。客厅的墙上挂着全家福,一家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墙壁是温馨明快的色调,屋里窗明几净,干净舒适。家具简单,却也齐全。孩子们的床铺和衣物鞋帽摆放得井井有条。

这个时间,“爸爸”外出工作了,52岁的“妈妈”邹吉红正忙着给4个月大的轩轩喂奶粉。阳光照进屋里,轩轩躺在婴儿摇椅上晒着太阳,特别安静。两岁的小唐和9个月的康康则在地垫上玩耍。

两个孩子的活动能力一般,在地垫上翻身还很费力。邹吉红说,康康的脾气大,听音乐能让他心情舒缓,所以家里总是放着轻音乐。这个家庭唯一的女孩媛媛,这时正在楼上上课,在家的小兄弟三人各自忙碌着吸引他们视线的事情。

稍微留心,就可以发现三个孩子不寻常的地方——两岁的小唐患有唐氏综合征,身材矮小,还不会走路;康康右眼有些斜视;轩轩左手三根手指先天畸形,头部有些变形。但他们在“妈妈”邹吉红的眼里,都是被呵护长大的小宝贝。

每天早上6时,邹吉红就起床,开始照料四个孩子的饮食起居。一日三餐是院里统一制作的,所以“妈妈”们要做的主要是给孩子喂食、洗漱和换洗衣物,还有陪他们玩耍。照顾四个特殊的孩子,非常辛苦。直到晚上11点,看着孩子安然入睡,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才能休息。

邹吉红和孩子们

退休后她来当“妈妈”

半年前,邹吉红从某高校的食堂退休。闲不住的她,想再找份工作。一位同事给她介绍了一个听起来很是新鲜的工作——儿童福利院正在招募“模拟家庭”的“父母”,要求是夫妻俩要在福利院吃住,照看分配给他们的孩子。

多年来朝九晚五工作惯了的邹吉红,在征得家人支持后,决定尝试一下这个颇有挑战性的工作。邹吉红夫妻正符合招募条件,唯一的儿子刚刚成家,还没有孩子,能够让她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新工作上。

邹吉红正在照顾轩轩

上岗后,邹吉红体会到,在这里当“妈妈”,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却又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所要付出的,是更多的爱。邹吉红和其她“妈妈”一样,都不是专业护理人员出身,也从未照顾过特殊儿童。因此,刚入院时,她们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如何喂食、怎么陪着孩子玩、如何护理幼年的孩子等。

经过培训,邹吉红开始照料第一个孩子,就是当时才两个多月大的康康。那时候,康康的脐带发炎,总是哭闹。经过邹吉红的精心照料,康康的情况大为好转。一个月后,小唐被送了过来。当时,小唐刚做过一次心脏手术,身子特别弱,不会翻身也坐不起来。看着这个幼小的生命,邹吉红别提多心疼了。她最自豪的事情是,体弱多病的小唐自从送到自己身边,就再没生过毛病。

媛媛则是第三个被送来的孩子,两岁多的媛媛发育迟缓,不会自己吃饭也不会独立行走,见到生人就爱哭。现在她会自己走路了,还会说一些简单的话,会向“爸爸妈妈”表达感情了。最后来到这个家庭的是轩轩,也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刚来的时候轩轩的头被挤压得像个小冬瓜,现在恢复得好多了。半年多的共同生活,邹吉红夫妻俩和孩子们更像是一家人了。

像“奔奔牛”家庭一样,儿童福利院里的“模拟家庭”都是六口之家的“标配”。每个模拟家庭背后,都有一对“职业父母”。他们大多五十出头的年纪,是真实的夫妻关系,无不良嗜好,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能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四对“父母”,最短的工作了半年多,最长的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了。

“模拟家庭”的日常运转是这样的:妈妈全职在家,负责照顾孩子们和做家务;爸爸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与家人一起吃饭,饭后父母陪孩子做游戏、看电视、辅导功课。周末,一家人还会一起出去玩儿。充满温情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得到精心照料,健康成长,有机会体会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家庭生活。长期的相处,更是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妈妈”正在给孩子喂辅食

家庭式养育的探索

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是内蒙古最早尝试家庭式养育的儿童福利机构。2009年12月,呼和浩特儿童福利院首次从周边居民中招聘了8对真实夫妻,尝试让他们和孩子住在一起,像正常家庭一样生活。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逐渐形成了单元式、模拟家庭、公寓式、小家庭、医护结合的养育模式。

目前,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的“模拟家庭”,则是与北京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春晖妈妈——春晖家庭”项目合作。多年来,我国福利机构对孤儿主要采取集中照顾的教养方式。而随着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业内人士逐渐形成共识:对儿童最好的福利,是家庭福利。

能够被正常家庭领养,是福利院孩子们最好的归宿。然而,目前国内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大部分是残障儿童,被收养的可能性较低。在领养者缺乏的情况下,国内一些福利院推行过“家庭寄养”的方式,即把孤儿们放到真实家庭中养育,但这一方式并不太适应当下福利院儿童实际的健康状况。在福利院生活的“模拟家庭”便成为了较为适合的家庭式养育模式。

北京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春晖妈妈——春晖家庭”项目就是这样的尝试。项目从社会上招募富有爱心的夫妇,经过培训后组建“模拟家庭”,为儿童福利机构的孩子创造类家庭的成长环境。

每个“模拟家庭”有3~5名少有机会被领养的孤残儿童。他们共同生活在福利院提供的寓所内,妈妈全职照顾孩子,爸爸在社会上有全职工作,下班后回到家中。他们一起让孩子们在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中成长。截至目前,春晖妈妈项目已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9家儿童福利机构,其中内蒙古有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包头三地的儿童福利院参与。

多年来,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与北京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模式,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时,曾称赞这里的“模拟家庭”:“这样的方式很好,有家庭的温暖感觉。”

目前,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模拟家庭”养育的孩子集中在0~5岁,这个年龄段正是孩子建立母子依恋的关键时期。母亲与孩子、孩子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不仅能搭建孩子们成长交流的平台,更能培养、健全他们的心智。而能被“模拟家庭”抚养的孩子仍是少数,上百个集中抚养的儿童中,仅有16个年龄较小的孩子有机会成为“模拟家庭”中的一员。

“模拟妈妈”的工资偏低,年龄结构偏大,招募困难都是“模拟家庭”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和参与孩子们的成长。懂得爱,接受了爱,长大后才会去爱他人。

愿这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们,依然被珍惜。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  娜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