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拉特中旗孵化基地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活力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尤其是乌拉特传统手工艺,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乌拉特民族手工艺体系和手工艺人群体。为了让乌拉特手工艺得到传承发扬的同时迎合市场需求,更好的展现其文化魅力和经济效益,该旗通过创建手工艺产业孵化基地,积极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为手工艺传承人创造便捷优惠的条件,带动农牧民迈向增收致富之路。

80后的巴音毕力格是乌拉特中旗一名民族手工艺传承人,热爱银匠技艺的他从2013年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8年来,他认真设计每一个作品,精心打造每一件银器配饰,他的独特精湛的技艺,得到了许多顾客的喜爱。今年9月份,巴音毕力格加入了乌拉特中旗手工艺产业孵化基地,将之前的工作室转移到了这里,并且得到了三年免租的优惠待遇。他的银匠事业也从起初的两人加工银饰制作,变成了现在的拥有7人团队的哲碧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随之而来,他的订单也日益增多,最近两个月的订单就有50多件,巴音毕力格和他的搭档每天都在工作室忙碌的敲打锤炼着各种银饰银器为顾客们准备订单。记者来到哲碧银饰店时,巴音毕力格正在认真细致的为一位顾客设计纯银民族头饰。

“我从别人哪里听说他做的银饰特别好,今天过来准备让他做一个银饰,看到他做出来的银饰非常漂亮,所以今天让他做一个头上戴的银饰。”牧民图雅说。

据了解,乌拉特中旗手工艺孵化基地近日为哲碧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配备了贵金属融金机、震动平台真空机、磁力悬浮机、压膜机等价值130万的银器制作机器设备,准备下一步将设备机器全部运用起来。以前都是纯手动制作,然而有了机器设备,能够有效解决银匠活的耗时费力问题,大力提高银器生产能效,这让巴音毕力格等银匠艺人们信心倍增。

银匠巴音毕力格说:“我们的订单主要是本地人的订单,他们不需要太浮夸的东西,主要是购买手镯、耳环等配饰,如果我们在手工的基础上运用设备做好做大,在加大宣传,吸引更多的人,这样还可以面向旅游业,我们的东西就会向外发展,这样的机遇已经到来了。”

乌拉特中旗手工艺产业孵化基地总占地面积3100平米,总投资1300万。以“功能明晰化、产业集聚化、文旅融合化”为目标整合本地区现有的原材料资源、艺术资源和民间匠人资源,引进蒙古族奶食品、乌拉特铜银饰、乌拉特服饰、传统手工艺羊皮纸制作艺术品公司和乌拉特毡艺等7家入驻企业,4家个体商户,总带动农牧民就业致富人数达234户568人。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化引导和运作,改变单一作战各自为营的分散模式,实现从制作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构成民族手工艺品完整产业链,真正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伊丽娜 那日苏)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