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按需购买,理性参与双十一

“双十一”是指每年的11月11日,由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在全中国范围内兴起的大型购物促销狂欢日。自2009年10月1日国庆节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

经历了12个双十一,消费者们早已疲惫。双十一已经变成一场数学考试,商品页面标示的“到手价”似乎永远也凑不到,手气红包、预付定金、分享多位好友才能拿到的优惠券、店铺券、满减券、会员券……要想算清楚这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每年双十一,仿佛是销售额都在升高,但是双十一销量暴增的背后,有多少是预售不能退定金的功劳,有多少是第二天退货,只有电商网站自己知道。

双十一所暴露的问题正在逐步打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首先,各种复杂的销售规则让人眼花缭乱,反而优惠的吸引力度越来越弱。第二,预售定位不明确。明明规则说直售价不得低于预售价,结果在双十一之前,往往会有各种活动,让你的预售变得鸡肋,甚至血亏,退又退不掉,买了又不划算,预售定位奇葩,该不该买,就像是撞大运。第三,多个品牌预售时候打着便宜的名义,在多数人预售付完定金后,突然加赠赠品,甚至在双十一当天突然送大额券,导致先买预售的人少得赠品或者多花钱。第四,今年很多商家大量做促销,销量上去之后,在双十一第二天要求消费者退款,或者修改优惠,没达到预售时的承诺。

因为今年的双十一战线较长,并不像往年几天的剁手,近一个月的时间,多少人为了网购的一时爽快,未来几个月的预算被掏空。然而,各大平台的各种节日促销活动是持续性的,尽管促销节日的名称和时间不同,但促销的逻辑都是一样的。任何消费模式都有它的时代特征,作为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按需购买,理性参与双十一,拒绝超前消费,拒绝过渡消费。(苏日娜)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