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内蒙古:祖国北疆的风景线正越来越亮丽

地处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自然和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拥有“模范自治区”的荣誉。

近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内蒙古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内蒙古走上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正越来越亮丽。

立足当地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红红的沙果挂满枝头,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镇齐心村的高德龙正和乡亲们忙得不亦乐乎。“今年沙果大丰收,200多亩果树能赚近20万元。”高德龙高兴得合不拢嘴。

沙果是大兴安岭南麓的特产。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南麓的科右前旗自然和气候条件适宜沙果生长,所产沙果果实硕大,酸甜可口。近年来,科右前旗委政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栽植沙果为代表的林果产业,按“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进种植、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发展。该旗目前林果栽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近1.5亿斤,现有精深加工企业两家,企业年加工林果5000万斤,果干、果汁等特色林果产品远销全国多个城市,年综合产值达20.2亿元。

如今,为了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科右前旗正探索“农业+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赏花节”“采摘节”贯穿果子生长季;俄体镇白音村、大石寨镇三星沟果园成了“网红”打卡地……小林果化身“小金果”,助科右前旗人走上乡村振兴路。

经济发展、老乡增收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化传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阿尔山市白狼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6%。2003年起,白狼镇大力发展林俗旅游等特色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白狼镇林俗树皮画不仅助力老乡稳定增收,还带动当地文化传承。

2018年,白桦林树皮画工作室请来树皮画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艳红,向老乡传授技艺,并负责产品设计工作。

简约装饰画、耳饰、小夜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李艳红带着大家设计出很多新产品。“有人喜欢把树皮画挂在墙上,有人喜欢戴在身上。”李艳红说:“树皮画生意越红火,来学手艺的老乡越多,也越利于非遗技艺传承。”在她看来,非遗技艺传承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独具阿尔山文化魅力的树皮画,一定能成为支撑当地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生态优先 擦亮绿色底色

内蒙古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保护草原、森林等生态系统是内蒙古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禁牧让草原“休养生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许多露天矿山如今已“披上绿衣”。

从陈巴尔虎旗牧云山顶俯瞰,有“天下第一曲河”之称的莫日格勒河犹如一条银色丝带镶嵌在草原上。

2011年起,国家在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主要草原牧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10年来,内蒙古10.2亿亩草原享受政策红利,4.05亿亩沙化退化草原通过禁牧得以休养生息,6.15亿亩草原通过草畜平衡得以合理利用。每年有140多万户、490多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这里绿树成荫,野花遍地。若不是看到冒着蒸汽的巨型凉水塔,很难相信这里有一座煤电城。

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系统正高速运转,上百辆重型卡车同时作业,煤炭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厂,却几乎看不到煤灰飞扬。

“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伊敏煤电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利用“煤电一体化”特殊生产工艺,实现了煤、电、水、灰、土的循环利用。

“草原的生态非常脆弱,所以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伊敏煤电厂党建部副主任王猛指向远处一片草场,“那里是曾开采过的矿区,现在地表草原已经恢复了。”据悉,截至2020年末,矿区已累计完成绿化面积1292.8公顷,可复垦区域复垦率100%。

“未来就是要按照‘双碳’的目标要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伊敏煤电厂副总经理张集表示,“因为我们始终牢记‘莫让后人问,草原在哪里’这句话。”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

碧绿的草原上,洁白的蒙古包星星点点。蒙古包是牧民温暖的家,也温暖过一群“国家的孩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3000余名“国家的孩子”从上海、江苏等地来到内蒙古,被不同民族的家庭收养。“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段佳话一直在草原上代代传颂。

今年63岁的敖德巴拉就是这些孩子之一。来到草原后,敖德巴拉遇到自己的鄂温克族父母——高日根和南吉勒玛,二人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精心抚养敖德巴拉。5岁时,敖德巴拉患了骨结核。为了给她治病,父母几乎花掉所有积蓄,直到敖德巴拉重新站了起来。

“我是草原女儿,我爱我的鄂温克父母。我不能辜负他们,更不能辜负草原。”长大后的敖德巴拉成了草原牧民的贴心人,她精通汉语、蒙古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担任过苏木卫生助理员的她,曾骑马跑遍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回报了养育她的土地和人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播撒进孩子心中,才会结出民族团结之果。

课间时分,乌兰浩特蒙古族小学石榴园里热闹非凡,不少学生结伴前来看石榴果。

“这些石榴树是学生和家长去年一起栽种的,紧紧相靠的56棵树象征着56个民族。”校长包永梅说:“我们在每棵树上都挂了一张有关民族的信息卡,孩子们在课间时可以一边活动,一边了解各个民族的小知识。”

除了设有像石榴园一样的实景教学课堂,学校还开展了许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需要“文火慢炖”,久久为功。从草原到校园,内蒙古各族儿女的心紧密相连,民族团结之花正在内蒙古大地上越开越艳。

正如包永梅所说:“我们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孩子的心坎里,让它们慢慢地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刘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