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治理塑料污染需多点发力

小小的塑料袋,轻便又便宜;一次性塑料餐盒,保温又好用。塑料制品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由于用量大也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和群众身体健康。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方案》明确,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落实《方案》各项要求: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治塑”工作情况复杂,涉及面广,要想看到成效、拿出成绩,决不能是某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只有统筹协调好各相关部门,打破壁垒,互相补位,通力协作,才能有效杜绝各部门间的管理空白和职责不清。我们应进一步厘清塑料生产消费脉络,严格把关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强化部门联动,切实提高工作覆盖广度与监督力度。

二是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积极行动。“治塑”既是一道管理命题,也是一道经济命题。塑料制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究其原因是功能和成本的自然选择。其便宜、好用的特点使生产商和消费者都易产生依赖。对此,我们应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鼓励和扶持替代环保包装材料、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给予相关企业生产补贴和税费优惠,帮助降成本、降价格。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互联网+”废品上门有偿的回收和无人自动废品回收机等行业,运用政府宣传优势,倡导更多的人将废弃塑料制品交给专业回收机构、企业进行处理。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打造全民参与氛围。“治塑”不应该是某一个部门、企业或群体的事情,我们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多方合力,共抓共治。我们可以尝试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灵活运用自媒体、短视频、微电影等时下流行的“流量池”,广泛宣传塑料污染的成因以及危害,大力倡导绿色生活和垃圾分类,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和使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其成为一种新风尚。(郭景楠)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