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我和中秋的“约定”

又是一载明月升,又是一年彩云追,又是一年中秋月,又是人间好时节。每逢中秋,家是月下最深的牵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将共赴这场传承千载的“约定”。

“忆”中秋。记得小时候过中秋,我最期待的就是当夜幕降临,母亲揭开瓮拿出月饼的那一刻,油纸包裹着圆圆的月饼,香油浸过纸背,香味透过纸背,远远就能闻到。月圆之下,还未等到菜上齐,孩子们早已是迫不及待,每人手里拿着一块月饼,放在嘴巴里大口嚼起来。明月当空照时“供月”,与家人同守一轮明月,畅叙亲情友情。

“习”中秋。在我的家乡,拜月又叫“献月亮”,这种神圣的仪式让孩童的我充满了好奇。记得小时候每年临近中秋节,我总是要提醒父母“别忘了‘献月亮’”,中秋节还要主动张罗。有的人家摆上水果或食品寓意是庆祝丰收、祝福团圆;有的人家端上撒上桂圆的汤团,寓意“贵在团圆”;有的人家上道莲藕菜,寓意“藕断丝连”……但无论“献”什么,都寄托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盼,表达着人们对家的牵挂。

“创”中秋。近些年来,传统节日开始融入时代气息,植根群众沃土,中秋节也在与时俱进,尤其是以“月饼”最为突出,这也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有生命力。现在的中秋节月饼,不但颜值很高,口感多样,而且还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面前摆着一盘文化味十足的月饼,一边分享月饼,一边给孩子讲讲月饼上的文化典故、历史故事,这是对传统节日内涵的一种继承、发展与弘扬,值得肯定。

“庆”中秋。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但团圆始终是其不变的主题。阖家团圆的日子,作为儿女,我们不妨多抽点时间回趟家,陪父母过个团圆节,尽一份孝心,在我们心里“约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又到一年中秋时,让我们共赴这场思接千载的心灵约定,“约在月圆,定在中秋”,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积淀和传承。(刘佳越)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