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响应伟大号召 立足岗位奋斗】王乌日罕:扎根基层沃土 坚守为民初心

王乌日罕,女,蒙古族,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2013年自治区选调生,曾任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党委组织委员,现任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副镇长。

2013年9月1日,刚从大学毕业的王乌日罕怀着激情,带着期待,来到科右中旗杜尔基镇。自此,她的选调之路拉开帷幕……

“行基层的路,过乡村的桥,做平凡而不平庸的基层干部,不负韶华,不负青春。”这是王乌日罕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扎根基层8年,无论是党务工作者还是党员干部,王乌日罕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在工作岗位上挑起新重担、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不畏艰难,锤炼“真金”

2017年9月8日,王乌日罕受组织委派任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党委组织委员。作为一名拥有702名党员的苏木镇组织委员,王乌日罕通过三年多的时间,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得“立得起、叫得响、过得硬”。

“很多人跟我说组织委员很辛苦的,加班加点是常态,但我不怕,越艰难越锻炼人。”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她认真学习党建理论和党务工作业务知识,并结合杜尔基镇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通过实行“三会一课”制度月评分季度通报制度,规范了各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难做的工作有助于成长,只要始终坚守初心、不断学习、实干苦干,再难的工作也能完成。”王乌日罕说道。在一次调研中,王乌日罕发现有不少在外务工、上学的农牧民党员因长期没有固定的党组织,而不愿在外亮明党员身份。王乌日罕和同事们走村入户,通过老乡找老乡,党员找党员,一对一地做思想工作,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成立了流动党支部,让漂泊在异乡的党员有了浓浓的归属感、依靠感。几年时间里,流动党支部成为了杜尔基镇近70名在外务工、上学的流动党员“温馨”的家。王乌日罕说,自己就是那个“当家”的人。

立平凡志,闪金子光

基层党建工作最难的地方是,它的内延无穷深,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外延无穷宽,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每个党员和群众。

为了能够创新思路抓实党建工作,王乌日罕时常向经验丰富的老组工取经学习,把“老经验”和“新思维”相结合。通过“讲授+互动”教学培训模式,录制蒙汉文双语版政策理论视频,创造性地打造线上政策理论随身听,得到了基层一致好评。

相比党建工作,乡镇换届工作涉及全面统筹、上下协调,每一环节都需要周密细致的推敲,每一项工作都是不容易啃的硬骨头。工作到紧要关头,王乌日罕和同事为商榷工作的细节而加班加点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饭。

“基层工作覆盖面广、涉及的事务复杂,比较枯燥、烦琐,但是非常重要。不管工作多急多难,乌日罕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要尽最大努力,先把工作搞好。这种务实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同事袁慧说道。

甘做“公仆”,续写新篇

2021年,王乌日罕离开了曾经为之奋斗、拼搏的地方,到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任副镇长。上任伊始,王乌日罕便一门心思把党建工作作为带动全镇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的引擎。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巴彦呼舒镇抓住全旗“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战略定位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水稻、黑木耳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肉牛养殖,同时还借助生态环境优势,发展乌逊嘎查生态旅游村项目。

王乌日罕介绍,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巴彦呼舒镇通过选准致富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了各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的目标。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在党史学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奋力赶考,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乌日罕说。(周新育)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