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围绕这一议题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开展专题协商

8月4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召开“我区西部沙区生态保护及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议题的专题协商?

内蒙古西部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我区乃至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区域生态安全关系京津冀、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目前内蒙古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自治区及相关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深化对科学防沙治沙的认识,依托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退化草原修复等国家重点工程,持之以恒进行荒漠化治理,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重点治理区域沙化土地面积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林草盖度均有提高,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对西部沙区治理有什么建议?

继续谋划和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

因地制宜科学开展生态保护和治理

增加政策性补贴

为调整“八七”分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助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启动实施

启动贺狼缺口专项生态治理工程

推动沙产业提质增效

加大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和推广应用

委员、专家怎么说?

郝耀华:自治区政协智库成员,中国“人与生物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新华社高级记者

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这个“牛鼻子”,坚持系统治理的方法论,不断总结在荒漠化治理上的有效做法,尤其是从单纯治理到统筹治理、再到合理利用的经验。

那日森:自治区政协委员,锡林郭勒盟行政学院副院长兼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

建议实施“内蒙古凌汛凌水截流工程” “内蒙古西部雨水截流蓄水工程”,启动本土雨水截流蓄水工程,启动“黄土高原沟坡区再造耕地试验工程”,启动大规模节水行动,建立串联并联、互联互通的大水利系统。

席海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站长

针对阿拉善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状和外部条件,建议从六类重点区域提出治理的对策,即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三大沙漠交汇扩展治理区、荒漠植被保护与恢复区、人工绿洲生态建设稳定区、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片状工矿综合治理区以及乌兰布和沙产业发展示范区,全盘规划、分类治理。

[责任编辑:朱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