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讲好红色故事,需创作更多影视“立体人”

前不久,谍战电视连续剧《叛逆者》播出完结。该剧自播出以来,口碑和评分一路走高,成为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之后又一部高评分、高口碑主旋律电视剧。

近些年来,不少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视剧收获了大量关注和点赞,一改欧美日韩剧、网剧、综艺等“合围包抄”的格局。原因何在?只要看过这些主旋律影视剧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人物刻画上下足了功夫,不管是历史上的大人物还是那个年代的普通人,都不再是单薄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感的“人”。譬如《觉醒年代》中,陈独秀在北京筹到《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打滚;《理想照耀中国》里,几岁大的“小路”在与监狱长飙戏时毫不怯场,面对“凶神恶煞”的监狱长,坚决不为所动;《叛逆者》里的林楠笙,听到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同志,你穿这身军装真好看”,回头顿时红了眼眶……一处处细节,让观众看到了“立体的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故事的鲜活。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这些主旋律影视剧不只是得到中老年人的好评,更成为年轻人追上瘾的新“网红”。有数据显示,在《觉醒年代》的视频上发布弹幕的观众中,90后、95后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1.6倍。不少弹幕写道:因为看了《觉醒年代》这部剧,对党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去买来相关历史书籍研读。这些足以证明,年轻观众从来不排斥主旋律作品,他们排斥的只是那些浮夸、呆板、不接地气、不严谨的作品。

过去,主旋律影视剧塑造的英雄角色总是“完美、高大上、无所不能”,人物形象脸谱化、概念化。如此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形象,只能让人敬而远之,爱不起来。近些年,一些粗制滥造的“抗战神剧”更是令观众哭笑不得。如今,当主旋律影视剧中的人物开始变得立体鲜活、真实可感,得到年轻观众认可自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从《山海情》《大江大河》到《觉醒年代》《叛逆者》,这些主旋律影视剧的走红告诉我们,顺应青少年的所思所盼,在形式上求新求活,内容上不断延伸,他们就容易代入、乐意捧场,也就能够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精神产生更深度的共情共鸣。年轻观众对优秀主旋律影视剧的兴趣越来越浓,主流价值观也自然会通过优秀作品在年轻观众身上得到更多传承和弘扬。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用新时代的方式点燃年轻一代学习党史、赓续红色精神的热情,需要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细节着手,融入个性化、幽默化表达,塑造真实可感、贴近时代的人物形象,向年轻一代讲好“红色故事”。(周荣光)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