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全区毒情形势及近三年禁毒工作主要成效新闻发布会

6月29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自治区毒情形势及近3年禁毒工作主要成效新闻发布会。自治区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负责人董毅成做主题发布;自治区禁毒办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二级高级警长王铁峰,自治区禁毒办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赵海良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全区毒情形势及近三年禁毒工作主要成效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负责人 董毅成

按照发布会安排,我代表自治区禁毒办,就全区2018年以来,新时代草原禁毒人民战争开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三年来禁毒工作措施及主要成效

2018年新时代草原禁毒人民战争启动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深化,坚持打、堵、管、控、戒多措并举,深入扎实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涉毒违法犯罪打击整治,统筹推进禁毒重点整治、示范城市创建和农村牧区毒品治理,推动新时代草原禁毒人民战争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吸毒人数持续下降,毒品刑事案件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青少年毒品滥用和大面积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得到扭转,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8.25%,全区禁毒工作稳中有进、形势持续向好。赤峰市、鄂尔多斯市荣获“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称号;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等地2个集体、3名个人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工作先进称号。主要工作做法有:

(一)坚持综合治理,全社会压实禁毒责任。三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石泰峰书记、布小林主席、林少春副书记、衡晓帆副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多次对禁毒工作作出批示指示,专题研究禁毒工作,自治区财政每年列入1000万元经费保障禁毒工作;自治区禁毒委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禁毒条例》列入2021年自治区人大立法调研项目,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发展草原禁毒志愿者联合会、云公益禁毒志愿者团队等禁毒社会组织11个,禁毒志愿者20万余名,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二)坚持关口前移,全覆盖推进禁毒宣传教育。连续开展禁毒政策理论巡回宣讲活动,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和全民禁毒宣传,“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注册率、参与率均达到90%以上。建成126个禁毒教育基地和全国首个禁毒主题雕塑公园。组织开展了近千场(次)大型禁毒宣传活动,线上线下覆盖人群1000余万人次,有效遏制了吸毒人员增量,吸毒人员查获数、新增吸毒人员数连续三年呈下降态势,下降率分别为42.8%和44.8%。截至目前,全区18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比从2017年的0.33%下降到0.06%。

(三)坚持主动进攻,全链条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组织开展了“两打两控”、“堵源截流”、“除冰肃毒”、“净边”等系列专项行动,保持了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2018年以来,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982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930名,缴获毒品折算后141.3公斤,特别是2018年破获了4起特大制造制毒物品案件,有力震慑了制毒犯罪向我区渗透。成立国际禁毒联络官办公室2个,强化中蒙俄缉毒执法合作,有效堵截防范了境外毒品渗透。

(四)坚持管服并重,全网络管控服务吸毒人员。深入开展“清零”“清隐”“清库”专项行动,深化“毒驾”整治专项治理。推动全区103个旗县以及有吸毒人员的1081个街道(乡镇)开展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已建成标准化“绿洲家园”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951个,整体实现了“四降两升”工作目标。三年来,现有吸毒人员、查获吸毒人员、吸毒人员复吸率、新增吸毒人员数持续下降,吸毒人员管控率、戒断巩固率全面提升。三年查获吸毒人员17179人次,其中新发现5431人,现有吸毒人员占比从2017年的1.7‰下降到0.9‰,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吸毒群体大幅萎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从2017年的70.6%上升到82.2%,病残吸毒人员收治收戒率从65%提升到93.9%,实现了吸毒人员全员管控,推动了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健全京蒙警务合作机制,连续开展驻京禁毒安保工作,首都“护城河”作用更加凸显,受到全国通报表扬。

(五)坚持科技引领,全要素监管监控毒情形势发展。全面推广应用毛发检测、城市污水毒品滥用检测技术,开展排查涉制毒场所、设备、物品“扫雷行动”,严防制贩邻酮、羟亚胺、溴代苯丙酮和麻黄碱违法犯罪。全区易制毒化学品、麻黄草管控率达到100%,实现“零流失”。深化“放管服”工作,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审批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减到4个,最大限度便民利企。

(六)坚持源头治理,全环节监测毒品原植物非法种植。开展 “反季节禁种踏查”“天目”“利剑”等专项行动,对重点盟市、旗县进行全天候动态监测,对全区所有疑似地块进行实地精准化核查,做到 “全覆盖”踏查、“零死角”排查、“分重点”巡查、“循环式”督查,连续五年保持了毒品原植物“零种植、零产量”成果。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决策的指引,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同时得益于广大禁毒工作者的履职担当、奋发有为,得益于人民群众的配合帮助,也得益于广大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自治区禁毒办,对长期以来支持禁毒工作的社会各界、广大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多年的禁毒人民战争,我们探索了一些禁毒工作规律和特点。第一,禁毒工作必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范畴,纳入民生工程,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重要手段和举措来抓,才能取得根本性成效,才能遏制毒品的发展蔓延;第二,禁毒工作必须关口前移,从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抓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和防范抓起,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抓起,关心服务好吸毒人员,让其融入社会,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滋生吸毒人员,减少现有吸毒人员,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社会的危害;第三,禁毒工作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保持毒品犯罪“零容忍”,才能有效遏制毒品犯罪高发态势;第四,必须发动群众、社会广泛参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铲除毒害。

二、我区当前面临的毒情形势

目前,我区总体毒情形势平稳可控、持续向好,但受国际大气候国内小气候影响,我区毒品问题仍处于攻坚期,禁毒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一是毒品渗透多元化。广东、福建、四川、湖北、山西、河北等国内20多个省区市,已对我区形成“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态势,近年来,甚至加拿大、科特迪瓦、缅甸等国际毒品也出现渗透的苗头,毒品犯罪多渠道渗透加剧。

二是毒品滥用多样化。全区现有吸毒人员21350人,中西部地区仍然是重点地区,潜在毒品需求还很旺盛,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隐患依然存在。我区已呈现出传统毒品、新型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三代毒品叠加滥用的趋势,毒品滥用种类更加多样复杂。由于历史原因,中西部地区制贩、烫吸安钠咖曾经成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常见陋习,治理的顽固性和反复性特点明显。

三是毒品犯罪隐蔽化。毒品问题加速向网上蔓延,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贩毒渐成常态,交易链条更加隐蔽,发现和查控难度明显增加。提取麻黄碱制造冰毒风险有抬头迹象,农村林区零星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更加隐蔽化。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毒品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是党和国家积极应对严峻毒情形势,全面推动禁毒长远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前我国毒品形势既有外患、也有内忧,受毒品问题全球化影响,我国毒品问题仍处在治理攻坚期”,要求我们“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禁毒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好,切实做好长期斗争准备,加强党的领导,广泛发动群众,健全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的毒品问题治理之路”。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禁毒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后,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自治区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内蒙古毒情实际,精准聚焦,综合发力,构建禁毒治理新格局,坚决筑牢祖国北疆禁毒防线,为自治区经济建设营造和谐有序的环境。

第一,把禁毒工作聚焦到严打严控上来,切实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禁毒安保工作。

一是坚持对毒品犯罪“零容忍”,严打毒品违法犯罪。毒品犯罪问题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反复性,打击力度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弹,而且毒品犯罪隐蔽性很强,侦办难度大,只有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主动出击,依法严厉打击,才能有效遏制毒品犯罪高发态势。打击毒品犯罪,我们既要抓毒枭、破大案、摧网络、断通道、捣毒窝,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破案攻坚的能力水平,又要紧盯老百姓切齿痛恨的吸毒人员盗、抢、骗侵财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既要坚持全链条打击制贩毒、新型毒品犯罪、网络吸贩毒、境外拔钉,又要“集群打零”,吸必查贩、贩必查吸,还要“打财断血”,坚决摧毁毒品犯罪的经济基础。同时,深入推进缉毒执法全警化,不断总结和完善多警种协同作战工作机制,全面构建公安机关禁毒部门为主力军,刑侦、交警、治安、边防、铁路、民航、缉私等多警种为策应,以情报资源交流共享及深度研判运用为牵引,以技术侦查、网络侦查等多种侦查手段为支撑的禁毒工作格局,切实提高缉毒执法工作实效。

二是坚持对吸毒人员常态排查管控,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排查管控和强制收戒,是掌握毒情形势、萎缩毒品市场、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举措,是我国经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持续深化“三清一收”(清零、清隐、清库、收戒)工作,对社会面及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全面摸底,重点人员逐一排查,下落不明吸毒人员主动查找,全部纳入管控视线,最大限度清除吸毒人员肇事肇祸隐患。推广包头经验,加快病残吸毒人员专门收治场所(专区)和特殊医疗机构建设,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参加社会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引入社会医疗机构参与戒毒治疗等方式,提升场所戒毒医疗能力,实现应收尽收。

三是坚持对制毒物源头管控,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失。毒品原植物、制毒原材料非法种植历来是我区的重点问题,在麻黄草管控、禁种铲毒等方面都不容存在丝毫麻痹和懈怠。对我区重点制毒物品麻黄草、溴代苯丙酮、芬太尼前体全环节监管,对罂粟、大麻种植情况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全方位监测,同时全面推广应用毛发检测、城市污水毒品滥用检测技术,全要素毒情监测预警。

第二,把禁毒工作聚焦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上来,切实推进毒品治理现代化进程

一是坚持法治思维依法治理。病残吸毒人员收戒难、麻黄草监管难、新精神活性物质列管难、安钠咖管控难等问题都是当前严重阻碍禁毒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步伐的不断加快,禁毒工作的法治化进程也随之加快。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以创新完善全社会落实禁毒责任、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网络管控吸毒人员、全环节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监测毒情动态的“六全”毒品问题治理体系为基础,推动开展麻黄草、安钠咖、病残吸毒人员等管理难点和毒品问题整治重点等立法调研,从法律和制度上明确细化完善毒品问题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二是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毒品治理模式,形成符合市域治理的制度机制。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牧区毒品问题专项治理,集中摸排、综合治理一批毒品问题突出的旗县、乡镇(苏木)、村(嘎查),清除农村牧区顽瘴痼疾,打造一批无毒乡镇(苏木)、村(嘎查)。聚焦禁毒重点整治,深入排查全区毒品问题突出地区,找准毒品突出地区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对禁毒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问题没解决、毒情持续蔓延的地区,进行重点整治,提升毒品治理能力和水平。聚焦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总结创建经验,巩固创建成果。通过示范引领,全面加强毒品问题市域治理现代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社会化治理,组织更多城市参与创建活动,推进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是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毒品预防教育是治本之策,是实现吸毒人员“减存降增”的主要手段。毒品预防教育也是一项长期性的、潜移默化的工作,必须坚持常态化宣传教育,坚持“大雨漫灌式”“和风细雨式”模式相结合,通过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全面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覆盖到全社会,不留死角盲点。既要围绕“6.1”“6.3”“6.26”等重要节点,策划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又要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新闻媒体,尤其强化新媒体的作用,经常性地宣传禁毒知识、毒品危害,推动禁毒预防教育在各个重要时段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全覆盖;还要加强禁毒文化创作,鼓励文体界等公众人物参与禁毒公益宣传,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更要抓住青少年等易染毒人群,形成持久攻势,使禁毒宣传常态化、常识化、长效化。

第三,把禁毒工作聚焦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来,切实抓好禁毒责任制的落实

一是推进禁毒责任全民化。禁毒工作事关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单位,所有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都应在各自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承担法定的禁毒职责之外,其他的每一个社会单元都应从不同角度支持禁毒、参与禁毒。大力发展禁毒协会、禁毒志愿者、禁毒社工等群众性禁毒组织,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禁毒事业,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落实奖励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禁毒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推进帮扶救助社会化。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对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和特殊病人的定位,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吸毒人员身上的集中体现。实践经验表明,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关爱,是帮助吸毒人员重新树立生活信心的最大支撑;全社会都对吸毒人员不歧视、不放弃是吸毒人员摆脱毒品纠缠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萎缩毒品市场,既要防止新吸毒人员滋生,也要努力提高戒毒实效,让更多的吸毒人员真正戒断毒瘾。进一步推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绿洲家园”工程,深化“平安关爱”行动,推动吸毒人员就业安置,积极为戒毒康复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戒毒康复人员存在生活困难符合帮扶救助条件的应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对因父母吸毒致贫的家庭、孤儿或无人抚养儿童要落实相关救助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帮助帮扶吸毒人员的良好氛围,力求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吸毒人员的戒断巩固率,让更多的吸毒人员真正摆脱毒瘾,真正使吸毒人员从生理上戒断毒瘾,心理上回归社会。

三是推进禁毒保障制度化。加强禁毒信息化建设,实现大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立体式、动态化数字防控体系,提升涉毒违法犯罪打击和风险隐患的预测预警能力。健全完善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毒情监测预警机制,推广应用实验室技术手段,加强对大气、土壤、河流和城市污水的监测,及时发现预警毒品制造活动和滥用状况,切实为禁毒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强禁毒队伍建设,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机构、再造流程、完善保障,破解制约禁毒工作体制性、保障性问题,不断提升禁毒工作效能。坚持队伍现代化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能力和装备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政策法律水平高、侦查办案能力强、社会工作经验丰富的禁毒专业队伍,为做好禁毒工作提供根本保证。

媒体记者朋友们!

禁毒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毒品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最终会依靠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得以解决!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开创禁毒工作新格局,不断将草原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推进,推动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区毒情形势持续好转。

希望媒体继续关注、支持、监督禁毒工作,也欢迎人民群众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线索和帮助。

全区毒情形势及近三年禁毒工作主要成效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电视台都市全接触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各项庆祝活动陆续拉开帷幕,请问在安保维稳方面禁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董毅成: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是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贯穿今年禁毒工作的一条主线。具体目标就是做到“三个严防、一个确保”,即严防发生吸毒人员肇事肇祸事件,严防发生涉爆类易制毒化学品流失,严防发生涉毒重大舆情事件;确保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针对这项工作,我们进行了专题部署,开展了专项行动。一是加强与北京协作,派驻工作人员进驻北京,专门对全部218名内蒙古籍涉京吸毒人员进行了核查检测,对在京滞留的84名吸毒人员,通过工作,劝返离京22人,协助北京市公安机关行政拘留2人,强制隔离戒毒1人,全部落实了管控措施,坚决防止我区吸毒人员在京肇事肇祸。二是开展了针对中西部地区滥用安钠咖问题顽瘴痼疾的整治专项行动。4月10日开展行动以来,共排查人员6057人次,车辆6699台次,毛发和尿液检测3041人次,查处滥用人员8人;破获安钠咖毒品刑事案件9起,抓获嫌疑人11人。三是针对我区毒情形势,自6月10日至9月底组织开展禁毒严打“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行动以来,全区共核查涉毒人员4823人次,查获吸毒人员71人,其中新发现12人。四是关口前移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禁毒巡回宣讲、“举旗铭志、驿路禁毒”为主题万名快递员禁毒誓师大会,制作专门的禁毒宣传片《绿色草原》、禁毒主题歌《珍爱生命》,以及针对青少年滥用毒品问题10集禁毒短视频等,在6月26日,举行纪念第34个国际禁毒日,以“迎建党百年华诞·创绿色无毒家园”为主题的大型群众宣传活动,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统筹联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媒体矩阵,持续营造全方位、多角度、高频率、广覆盖的禁毒宣传声势,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参与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的热情,努力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法制日报记者:刚才通报中讲到麻黄草零流失,麻黄草在制毒中起什么作用?你们是如何管理实现麻黄草零流失的?

王铁峰:麻黄草是一种经济作物,广泛用于制药,同时又是制造麻黄碱的天然原料,而麻黄碱是合成冰毒的前体。我区盛产麻黄草,拥有天然草场349万亩左右,麻黄草年产量可达52000多吨,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测算,可合成约200—300吨冰毒。2013年之前,由于管理缺失,麻黄草大量被广东、福建等地制毒分子利用制取麻黄素进而制造冰毒,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数据表明,麻黄草已经成为当时国内合成冰毒的主要原料,麻黄草制毒案件占毒品缴获量的40.25%。

2013年始国家加大对麻黄草的管控力度。2014年至2018年麻黄草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根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数据,利用麻黄草制造冰毒情况下降90%以上。举例电影《破冰行动》(广东省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

2018年7月1日,麻黄草收购管理放开后,麻黄草制毒有死灰复燃迹象。2019年4月29日,公安部禁毒局在我区召开了涉麻黄草案件协调会。会后自治区禁毒办迅速行动,按照会议要求加强麻黄草管理,并提出了加强麻黄草管理工作的几条措施:一是执行麻黄草运输备案制度。凡买卖麻黄草的企业和个人均需到旗县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做备案登记。二是实行函告制度。对外省购买麻黄草的地区定期函告。三是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对发现的涉及麻黄草的案件及时推送相关省市处理打击。四是推动麻黄草管理法制化。今年推动将麻黄草列入全国政协提案和自治区立法调研项目。

内蒙古日报记者:请问毛发、污水检测技术在禁毒实战中具体发挥着哪些作用?

赵海良:近年来,基于毛发和污水检测的毒情监测技术发展迅速,国家禁毒办将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全国毒情监测项目,我区应用这两种技术剖析本地毒情和查处吸毒人员,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新的科技助力。

毛发检测技术具有取样方便、不易掺假、不侵犯被采集人个人隐私、储存条件相对比较温和、吸毒追溯期相对更长等一系列技术优势,可用于判断嫌疑人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否滥用毒品;弥补了尿液检测时间段的不足,与尿液检测形成互补。污水检测技术则能通过分析污水中痕量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含量,推算污水来源区域内的人均毒品消费量。这两项检测技术不仅能客观监测区域内毒品滥用情况,评估禁毒工作效能,同时也能用于摸排隐性吸毒人员、评判戒毒人员操守、追溯制毒和聚众吸毒窝点、预警新型毒品滥用等具体工作,为我们精准预防、精准打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北方新报记者:刚才在通报中提到,吸毒人数持续下降,全区18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比从2017年的0.33%下降到0.06%,请问对此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赵海良:我区现有吸毒人员21350名(比2017年减少15233名),18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人员从2017年69人减少到目前6人。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口前移,从青少年抓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和防范抓起,大力加强宣传引导工作”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社区、进农村“六进”宣传活动,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

近年来,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月”、“禁毒图书角”,创新发展“禁毒乌兰牧骑”、“禁毒边疆万里行”、“禁毒草原列车”我区禁毒宣传品牌,2019年底建成全国首个禁毒主题雕塑公园等活动,利用重大节点强化宣传等方式,将预防置于禁毒工作的基础性、根本性地位,推进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禁毒专业媒体融合发展,改进优化禁毒宣传传播方式,实现对不同人群的精准预防、科学预防,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有效防范了新吸毒人员的滋生,连续三年现有吸毒人员年均下降15.24%、查获吸毒人员年均下降42.80%、新发现吸毒人员年均下降44.80%、吸毒人员复吸率年均下降42.52%、戒断巩固率年均上升20.86%,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禁毒斗争的热情日益高涨,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2020年国家禁毒办测评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率98.25%。

针对青少年,按照国家6.27工程要求,每年秋季开学定期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或文艺演出、开展一次禁毒知识答题活动、开展一次禁毒作品征集活动、开展一次禁毒主题班会,推进教学计划、大纲、课时、师资、教材在学校落实落地。全面强化了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应用,利用该平台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一次禁毒答题活动,目前,学校、学生注册率和学生答题参与率全部达到了90%以上。同时,组织开展“青少年拒绝毒品”“青少毒品知识竞赛”“高校联盟举旗禁毒”“禁毒课件评比”等活动,制作了《青少年教育读本》《青少年毒品预防抖音短视频》等,全方位、立体式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有效防范了青少年涉毒违法行为。

信息来源: 自治区公安厅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