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永远跟党走 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薯”光在前头

“我每天5点多起床,来大棚里为幼苗通风、除草,给它们浇水、打药、培土,一忙就是一整天。”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七台镇喇嘛板村民王振亮满怀期待,今年大棚纯收入有望达到3万元。

6月17日,“‘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报道组记者走进商都县七台镇喇嘛板村希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58岁的村民王振亮正在大棚内为垄垄娇嫩的小马铃薯原原种苗培土,看到记者走进来,他笑着提醒道,小心踩到幼苗。

王振亮承包种植的马铃薯原原种大棚,可种植幼苗7万株左右,一般情况下,能收获20万粒原原种,纯利润可达2万元左右。

喇嘛板村支书乔来斌介绍,今年喇嘛板村共种植马铃薯原原种大棚155个,共有承包户114户,经过村党支部严格筛选,其中有99户为脱贫户。

2019年,商都县整合扶贫资金在喇嘛板村流转土地240亩建起107个日光温室,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租给农户繁育马铃薯原原种,种苗由内蒙古希森种业商都组培中心提供,并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产品回收。2020年,合作社又集中流转土地1100亩,整合4500万元资金,在喇嘛板村新建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一处,主要用于希森6号原原种繁育,今年将已建成的256座大棚租赁给农户。

“年龄大了,也不能外出打工了,大棚种苗、拔草、收种子时候,一天一人能挣120块钱,还管饭,一个月下来也可以挣3000多。”村民张美荣告诉记者。

随着繁育基地的扩大和承包户的增加,喇嘛板村村民的务工收入逐年上升,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记者  皇甫美鲜  袁宝年  邓玉霞  怀特乌勒斯  呼布琴  见习记者  郭羽  商都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海玲)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