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永远跟党走 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武川的绿与红

守护大青山,绿化大青山。记者 莫日根毕力格 摄 

6月12日7时许,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永远跟党走’——草原云·百名记者万里行”大型传播活动报道组从内蒙古日报社出发,驱车前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去探寻武川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一出呼和浩特城区便进入了大青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山坡上树木丛生,绿意盎然。20年前的这里,沿山盘踞着大小200多家砂石采矿企业,土地破坏面积累计达154.72公顷。2012年,大青山前坡治理工程开始了,周边的工矿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现已完成国土生态修复治理22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1%、37.3%。2013年,武川县相继组织实施了大青山后坡绿化工程和“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山体绿化44.65万亩,为“十四五”全县生态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车子一路向北,很快便进入209国道,道路两旁的护栏迅速向身后移动,大片茂密的苍松翠柏扑面而来。“这条路原来叫104省道,2017年3月开始改名并重新修建,2019年10月正式通车。原来从呼和浩特市到武川县需要1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要30分钟。”武川县委宣传部干部周作升介绍道。

到达武川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莜面一条街”。武川地处大青山北,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汇处,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这里的农业和饮食特色。莜麦喜高寒、耐干旱、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日照。武川,恰好具备这些条件。于是,莜麦与武川的结合便擦出绚丽的火花。

除此之外,武川县还紧扣“生态立县、绿色强县”的发展定位,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以“强薯、提菌、固麦、优羊、兴药”为抓手,深度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山地中药材、平川食用菌、沟壑经济林、坡地小杂粮、点上乌骨羊、面上优质薯”的特色产业格局。

车子从武川县继续向西行进,数次穿村入巷,40分钟后抵达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得胜沟乡,是抗战时期通往苏蒙的红色交通枢纽,是华北抗日战线的桥头堡,是内蒙古地区抗日战争时期仅有的一处武装根据地。2005年被中宣部等13个部委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记者一路走一路看,武川不仅有良好的生态、兴旺的产业、深厚的历史,更有充满希望的未来。(记者  薛来  郑学良  路兴  尤琨  莫日根毕力格)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