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棚改居民郭凤莲的幸福生活

“我家住在百旺家苑(C区)1号楼1单元15楼西户,你进来小区后,顺着楼牌就能找到。”与过去杂乱无章、无法描述地址的老旧平房相比,郭凤莲一口报出了自家居住的楼牌和房间号。

近日,记者来到郭凤莲所居住的小区看到,地面硬化平整,车辆停放有序,三五居民围坐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追逐嬉戏,整个小区无不散发着舒适、温馨之感。敲开郭凤莲的家门,屋里窗明几净,首先映入眼帘的现代风格家具、图案精美壁纸更是折射出了主人对家里装修的用心。“这是客厅、这是厨房、这是两个孩子的卧室……”郭凤莲一面热情地招呼记者,一面喜笑颜开地介绍着自己的新家,“房子室内面积大约120平方米,一家四口住着正好,既不拥挤、也不空落落的。小区有物业,大门口有保安,进出有电梯,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每当谈起棚户区改造给自己家带来的改变,郭凤莲的脸上长满了笑意。

其实,2019年像郭凤莲这样通过棚户区改造实现“安居梦”的居民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并不是个例。“刮风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曾经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棚户区,因房子结构老化、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消防安全隐患,行路难、取暖难、吃水难、排水难、如厕难等成为了棚户区居住环境的“代名词”。当时,“出棚入楼”是棚户区居民最大的梦想。

2019年2月2日,距离过春节还有2天时间,李克强总理在集宁区看望慰问棚户区居民时指出:“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把棚户区改造工作做好做实,力争让大家尽早住上新房、好房、暖房、安心房、舒适房”。为落实总理指示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集宁区迅速成立了棚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全员出动,同时建立了由处级领导包抓项目、部门包联片区、干部包联到户的三级包联工作机制,实现了日签300户、月签万户的“集宁速度”,棚改各项工作成效卓著。

“要不是借着政府的‘东风’,赶上了棚户区改造的好时候,住上这样的新楼房,真是想都不敢想。”在南北通透、功能完善的新房里来回转悠着,回想起曾经住过的旧屋,郭凤莲满脸笑意藏不住。“我家的房子2019年4月份就办了拆迁手续,5月我们就领到了异地回迁的新房钥匙,经过自己的精心装修,9月就住进了新家。”说起整个搬新家的过程,郭凤莲连连夸赞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效率高。

生活条件好了,心情也舒畅了,日子就会过得越来越有奔头!“这两年,乘着‘棚改’东风,我们家可谓是喜事连连。”郭凤莲一边翻着照片,一边和记者话起了这几年自家的喜人变化,大女儿去年考上了公务员,小女儿如愿考上了医专护理专业,自己也就近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和和美美的全家正朝着小康生活大步迈进。

从“忧居”到“宜居”,郭凤莲家中的变化,正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群众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集宁区实施了规模空前的棚户区改造,近4.8万户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被评为“全国棚改激励支持城市”,困扰群众多年的安居梦稳步实现。“十四五”期间,集宁区将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力争完成剩余9366户、102.3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早日实现棚户区居民出棚入楼的强烈愿望,向全区各族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下午5时,记者从郭凤莲家中离开时,正巧看到一缕温暖的阳光透过阳台照到了电视机前的一张照片上,这张照片正是李克强总理和郭凤莲一家在旧房子聊天时的场景,照片里定格的不只是总理对棚户区居民亲切暖心的笑容,更是棚户区改造带给居民们的生活新希望。如今,一个个改造项目,一次次惠普民生的行动,使集宁区更多的棚户区居民搬进了梦想中的楼房,谱写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美景图。再当你踏足集宁这座城市,你会发现,集宁河畅景美,绿荫婆娑,人民安居乐业,棚改中的每一个“化茧成蝶”,无不印证着集宁全区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奋斗的铿锵足音。

记者手记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棚改区,就是回望我们的历史,展望我们的未来,凝望我们的现在。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居民们的生活,从以前的老旧房屋,到宽敞明亮的楼房;从以前烧煤取暖,到现在的挂暖、地暖;从奔波劳苦,到如今的舒适安逸。棚户区改造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带来了美好生活、共同富裕、奔向小康的希望。

来源:集宁区融媒体中心采访部 宋晓燕 范诚

[责任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