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将生态文明教育 融入“大思政课”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千年大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决定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能否有效达成,能否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因此,有必要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使其接受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整合课程资源,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主旋律。生态文明的理念、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起始于系统的课程讲授。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普遍联系”时,涉及到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平衡;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和《形势与政策》时,可以以“五位一体”“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等内容作为核心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涉及到了对生态法律观念和环保自律意识的引导等。这些内容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是道德规范教育和法治法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与认知。

在非人文类学科中,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的理工农医等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只需要相应增加生态文明史、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环境教育学、环境政治学等课程,即可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生态文明的历史渊源、政策法规和社会价值。而在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中,生态文明教育也有着更多用武之地,如公共健康课中的食品安全内容会涉及到工业废弃物、农业排泄物的危害和作用;艺术设计课中可以讲授生态材料的回收和制作,历史课程中有耕地面积与人口增长的反向关系规律图等。将这些课程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不断增强校园学科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主旋律,有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系统生态文明观的高素质人才。

激发朋辈效应,树立生态文明实践典型。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毛泽东说:“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生态文明思想如果是以更为人性、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心向往之”的热情。因而,要想让生态文明思想更具感召力,成为大学生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必须发挥朋辈效应,以实践活动感染和带领大学生走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去。首先,需在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群体中选择出生态文明先进个人,激发大学生主动感悟、认同与效仿的情感与行为。其次,在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增加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如先进事迹报告会、生态知识读书会、生态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众多实践活动中,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无疑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活动,它让大学生完全沉浸于自然环境中,让大学生观察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进而获得实实在在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践行能力。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的交互式体验遵从了共享发展理念,又让生态建设行为走进了基层与社区,涌现出一大批热衷于生态环保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具备理想信念、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建设校园环境,塑造生态文明教育场域。校园环境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承载地,通过肉眼可见的景观布局和建筑规划,结合本校的历史和文化,学校的庭台楼馆都会成为“文明的使者”。所以,校园生态环境建设在涵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方面极其重要。从传统意义上看,花园绿地、道路广场、建筑群落必须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而可见的内容又需要营造不可见但可感的生态文明教育氛围。如在广场展出生态文明榜样、在校史馆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在教学楼使用一些环保设备等。其次,学校需要制定生态文明教育机制,以保证生态文明教育的程序化和常态化,以行为和意识的相互作用促进知行合一,锤炼大学生的生态品格。

在信息化时代,建设一个天清气朗的网络空间,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慕课、微课等新型课程可以让生态文明思想更加生动和自由地传播,使大学生在网络生态环境的熏陶和真实生态案例的启发中构建生态文明观念。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通过QQ视频、网络会议、微信群等信息平台积极获取与宣传生态文明思想观念、法律法规和热点问题。

养成行为习惯,推动生态文明教育活化。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精神表层,而是需要走下理论神坛,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让大学生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思政课应该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身做起,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大学要发挥学术优势,组织开展生态环保课题研究,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深入了解我国的生态文明现状和相关热点问题,真正体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意义,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教育的真谛,使生态文明理念真正嵌入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引导大学生实现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提高自身的生态践行能力,逐渐成长为崇尚生态文明的“绿色公民”。

(作者王岳,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