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昔日“地瘠民贫”今日“致富先进”

三岔口乡,这个原本“地瘠民贫”的乡镇,因李克强总理2019年春节前亲临慰问而声名远扬。

曾经这里因环境艰苦、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等导致产业底子薄、贫困人口深度和广度大,18个行政村中有13个贫困村。

截至目前,三岔口乡1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30户、205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2364元提高到2020年11938元,年均增长10.8%。

这组看似寻常的数据,对于三岔口乡而言却意义非凡。

还是那片土地,还是那方人。从“土坯垒墙”到“白墙红瓦”,从“土豆当家”到“种养兴旺”,从“男儿愁娶”到“凤凰来兮”,曾经穷得出了名的三岔口,如今告别贫困,迎来富足。

以党建的“钢筋铁骨”引领脱贫攻坚

天还不亮阿拉善村的村民乔海兵已早早起床,为家中的牛羊牲畜准备草料,尽管是拄着拐杖干活儿,但乔海兵精气神十足,干劲满满。他知道,今年的收入会比去年的更高。乔海兵快言快语:“没有盛书记和党员干部实心实意带领大家干,哪有如今的好光景?”

阿拉善村党支部曾是一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在旗里挂了号。

阿拉善村过去有“三难”:纠纷多,矛盾调处难;党员作用发挥少,村级治理难;村集体经济收入少,产业发展难。每天一开门,上访户就“登门。”阿拉善村驻村第一书记盛鹏慧苦笑。

盛鹏慧2017年,由旗生态环境分局办公室来到三岔口乡阿拉善村驻村。盛鹏慧见过世面,脑瓜子活,门路多。旗里希望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思量再三,盛鹏慧接下千钧重担:“我是党员,组织需要,我必须上。”

“要干就豁出去干。”盛鹏慧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舍得花时间,舍得磨脚板,把一个个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短短几年,后进变先进,阿拉善村整村脱贫。

心齐气便顺,民风大变样。他的踏实与认真,不仅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更密切了党群与干群关系,现在他和全村110户村民都成了朋友。

重心下沉、力量下沉、资源下沉,以“打铁”精神锻造“过硬”基层带头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一个党支部能带强一个村,一位经济能人能带活一个村。”察右前旗旗委书记杨印说。

三岔口乡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为了坚决如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三岔口乡党委果断决策,把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第一工程,实施基层党组织能力提升3年行动计划,打出组合拳,强基层、打基础、固堡垒。

强化村级力量。近年来,通过实施“大学生进农村”计划,吸纳22名返乡大学生进入村“两委”,“一肩挑”比例达到36%,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48.3岁。在做强内因的同时,注重发挥18个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真正实现了“1+1>2”效应。

强化投入力度。近年来,全乡累计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新建改造了18个标准化村委会阵地。足额兑现村级办公经费,全面建立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村党组织书记报酬最高达到4.4万元,村民小组长补贴达到4800元,进一步激发起村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力,实现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

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在三岔口乡脱贫攻坚战场上,一批批苦干、实干、会干、巧干的党员干部,扎进贫困山乡,成为一束束“钢筋”、一根根“铁骨”,凝浆固土,负重支撑,坚韧不折。

三岔口乡党政班子成员全员包村,周一至周五全部住在乡镇;18支驻村工作队、88名工作队员驻守贫困村,立下“军令状”,挺进最前线;4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030户贫困户,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

三岔口乡党委书记渠利生说:“今天,党员干部是脱贫攻坚的‘扛旗者’;明天,党员干部又将是乡村振兴的‘引路人’。农民需要的地方,就是基层党建工作使劲的地方。接下来,三岔口乡将把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抓得更严更实,让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过上愈加红火的好日子!”2019年,三岔口乡党委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这份荣誉,更是成为了激发三岔口乡党委带领全乡迈向小康生活的动力。

铆足力气增收 产业发力“拔穷根”

十二洲村村民张连奎,因2019年春节,李克强总理的慰问,致富动力倍增。牢记李克强总理嘱咐的张连奎,2019年以来,和外甥一起承包了十二洲村300亩土地,种植种品好、价格优的华颂一号新品种马铃薯,平均亩产高达8000斤,收入达到30万元,稳稳踏上了致富路。

为了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三岔口乡因地制宜,在走生态路、打绿色牌、做特色文章上下功夫,累计投资1.2亿元,推动马铃薯、高标准农田、温室大棚、光伏电站、肉牛养殖园区、安格斯肉牛、生猪、宫灯扶贫车间、苗圃等产业发展壮大。不同的产业、各异的模式,但都指向一个目标——最大程度带动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在煤窑村,近年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5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50座温室大棚、500头安格斯肉牛养殖园区、灯笼扶贫车间,以及公共羊舍,来带动全村贫困户及其他农户发展种养殖业,逐步提高贫困户收入,帮助他们拔掉穷根。

在益元兴村,宫灯生产车间里,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忙乎着。这边钢丝焊接,那边贴着火红的灯笼面,整形、描边、挂饰……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宫灯就成型了。66岁的村民张翠连,现在每天可以做出七、八个成品,每个灯笼可以收入八块钱,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元。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全乡一共有6家,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顾家、务农、挣钱三不误。

产业挑大梁,固本培元稳增收。三岔口乡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做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产业发展脚步越走越快、后劲越来越足。

在十四号村,40多名60岁以上村民,摇身变成合作社的“工人”,他们在自家门口轻松开启“8小时工作制”。这得益于村集体经济——苗圃的发展壮大,2017年村党支部借助市园林局对口帮扶机遇,将114亩集体机动地,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流转建设苗圃,且采取农户入股分红的方式筹措资金,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三岔口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传统优势,以巩固脱贫成果为统揽,以项目为载体,强力推进“集体经济清零递增行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采取流转土地、荒山荒坡入股等方式,有效地把资源整合起来、农民组织起来、产业发展起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社民。截至目前,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665.5万元,1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11个突破40万元以上。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仅带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有效地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产业兴旺的新路径。

告别饥寒苦愁 衣食住行“换新天”

锃亮的地砖、崭新的家具、雪白的墙面……在九洲村穷山沟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贫困户李义,做梦也没想到,“不但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里,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还在家门口打上称心的工。”

今年63岁的李义一家,以前居住的三岔口乡九洲村,交通不便,用水困难。且旧屋的院墙也残垣断壁,屋内更是屋顶下沉,墙体裂缝。2018年,李义积极响应号召,只花了1.65万元就搬入了现在崭新的安置房,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李义一样的易地搬迁户,全乡还有305户。“和过去三间破土房、十亩旱薄地的穷日子比起来,‘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谈起搬出来的变化,李义由衷地说道。

“挪穷窝”还要“断穷根”。三岔口乡将搬迁入住与产业配套同步谋划,在安置点建设设施大棚、配套规模化养殖园区、出台搬迁村土地流转、安格斯肉牛补贴政策,配建扶贫车间,不仅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同时12个村通过搬迁整合,较在原址建设,累计节约道路建设、危房改造、电网铺设等资金约2400万元。

为住房犯愁、为吃喝犯愁、为看病犯愁、为上学犯愁、为出门犯愁……20世纪80年代初,三岔口乡太多人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携手决战决胜贫困的坚强力量,不断汇集三岔口乡,一系列惠民举措加速落地,让昔日“贫中之贫”的面貌,焕然一新。

全乡累计完成危房改造3000余套,农村常住户危房全面清零;

全乡142名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到了教育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全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全乡行政村硬化路覆盖率、饮水安全率、住房安全率、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全部达到100%,从此贫困群众走上了硬化路、吃上了放心水、住上了安全房、用上了稳定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广阔的三岔口乡大地上,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扶贫车间、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一幢幢崭新舒适的砖瓦房、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羊,书写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的温暖、铿锵答卷。(记者 卢济安 通讯员 张舒君)

[责任编辑:姚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