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防风固沙 美化环境 帮助农民增收 托县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一举三得

最近,在流经托县的黄河两岸旁,村民正忙着种植新树苗。如今,驱车行走在这黄河岸边,不论是山坡、河岸,还是村庄,处处能看到一排排、一片片,正发芽开花的经济林带和防护林带,形成沿黄生态绿化的一副美丽画卷。

3月30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托县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该县实施沿黄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其中,除防护林外,给当地村民带去增收的经济林成了“摇钱树”。

采访中,托县河口管委会郝家窑村村干部介绍:“这些年,我们淘汰了河边的传统老榆树,种上了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新树种龙须柳和金叶榆,不仅能防风固沙,还是一道靓丽景观。同时,相关部门鼓励我们种植经济林,栽种各类果树。经过两年多的生长,生态林已初步形成规模,待到果实成熟,可以促进当地农家采摘发展,让我们村民多一份收入。”

在托县古城镇什力圪图村,村民们正在维护稀有果树品种——珍珠油杏。两年前,这里的盐碱地种上了一大片珍珠油杏。村民鲁代书说:“过去,我们全靠种植玉米为生,现在村里每年种植经济林和绿化林,我们守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增加家庭收入,依靠种树,我们每天都有将近200元的收入。”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托县河口管委会东营子村看到,坡下不远处是静静流淌的黄河,坡上是一片片的生态林。据介绍,这里原来是荒坡、沙滩、碱地,现在全部种上了经济林,共有5000多亩。经济林带种植了海红果、兰州大杏儿、李子等。这片经济林可以助推乡村振兴,通过发展林果种植,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兴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而最重要的是为黄河两岸披上绿装,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保护母亲河。

据悉,近年来,托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兼顾农民发展意愿的原则,以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为重点,综合推进生态兼用林、经济林、河堤农田防护林、森林村镇创建、森林工厂创建、“互联网+义务植树”等各类生态工程。近5年来,共完成造林面积11.8万亩,完成重点区域绿化3万亩,义务植树185万株,完成投资近2亿元,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母亲河作出了贡献。同时,托县在境内7条河流的堤坝边坡实施乔灌混交的防护林81.5公里2044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渠路防护林36公里564亩,有效地控制了泥沙入黄,阻挡风沙侵害。积极推进“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创建,建成国家级森林村庄1个,自治区森林乡镇1个,自治区森林村庄10个,城乡绿化水平逐步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