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把握新阶段,内蒙古的底牌怎么打?

开年伊始,一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扫严冬的凛冽,在内蒙古热传——

5年的奋斗,内蒙古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

5年的发展,内蒙古粮食生产“十七连丰”,畜牧业生产“十六连稳”。

5年的拼搏,全区80.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财政支出70%左右用于民生。

一个个数字,一幅幅图景,记录着内蒙古爬坡过坎的坚实脚步,奠定了内蒙古步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基础;砥砺前行的经验和启示,让每一个草原儿女在投身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成绩面前,自治区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内蒙古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弱项、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尚未破解,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紧迫艰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

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前行。

敏锐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迎难而上。内蒙古把自身的发展放在国内外发展大势中审视,统筹谋篇布局,精准定策施策,针对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民生水平等困扰,打出战胜困难的底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突破瓶颈、补强弱项、补齐短板。

闯与创 提升创新能力突破发展瓶颈

内蒙古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然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内蒙古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最突出的瓶颈。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闯出一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子,创出一套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好办法。

内蒙古在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创新攻关、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全面部署。

去年12月中旬,“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科技部、自治区政府以及“科技兴蒙”行动有关合作单位齐聚首府,共同商讨创新发展大计,为内蒙古科技创新支招。

《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精准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关于调整自治区科技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落实,赋予科研项目和承担单位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内蒙古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试点工作方案》印发,落实11项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科技兴蒙”行动实施一年,内蒙古已经搭建起“4+8+N”科技创新框架。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和8个盟市对接,与5个盟市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搭建了6个联合创新中心及实验室。合作主体紧紧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人才交流培养、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等与内蒙古形成700余个合作项目,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前不久,内蒙古十大关键技术突破和十大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迎来科技创新高光时刻:极薄取向电工钢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首例低温保存骆驼胚胎移植获得成功;“青城之光”使我国超算能力如虎添翼……

破与立 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转型弱项

内蒙古产业结构倚能倚重,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业布局相对分散,这些都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顽疾。

旧产业旧路径不破,新模式新动力就立不起来。

内蒙古果断决策:要以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破旧思维,立新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面,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产业基地布局、区域经济布局、城市建设布局。促进东部盟市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盟市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立足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西部盟市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

破旧格局,立新结构。抓住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更好推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资源、生态、区位等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破梗阻,立新规。印发《自治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改变内蒙古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全力推动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包头市瞄准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农畜食品产业基地精准发力;呼伦贝尔市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助力自治区农畜产品基地优质高效转型;阿拉善盟大力发展沙生植物资源精深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

新年伊始,乌兰察布市大动作调结构促转型:在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线上集中签约仪式上,签订包括光伏组件制造、马铃薯淀粉加工集散中心等19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达750亿元。

惠与保 坚持人民至上补齐民生短板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

5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福祉持续增进,然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惠民生、保民生,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补齐民生保障短板,清理公共服务欠账,创新社会治理,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内蒙古主动回应民生追求,从9个方面部署增进民生福祉的重点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一项项切中肯綮、扎实有效的措施,在加强普惠性民生扶持、特惠性民生保障上做足了文章,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内蒙古各地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探索层出不穷——

实施社会救助跨区申请、一网通办制度初现雏形; “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增强了救助保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建立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形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就业服务、教育格局、健康事业、平安环境“四个满意”工程,让赤峰市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实惠;建立9处牧区养老园区,锡林郭勒盟实现了牧区养老园区建设全覆盖。

志若不移山可改,何愁青史不书功。阔步迈入新发展阶段, 2500万草原儿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砥砺奋进,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奋力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叶文畅 苏永生)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