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准格尔旗:脱贫的羊倌“喜洋洋”

12月初,北方的天气滴水成冰,村里大部分人都过起了“猫冬”生活,鄂尔多斯市大路镇房子滩村的脱贫户张宝元却格外忙碌,抓羊、杀羊、卖羊……忙乎了一上午,手里攥着5000余元。

“32斤”“38斤”“40斤”……慕名而来的顾客跟他购买了5只羊,张宝元忙乎地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到天气的寒冷,脸上的笑容比冬日的阳光还要灿烂。蹲着干活的张宝元起来展了展腰,对记者说:“我今天的好日子,与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分不开呀!”

过去,张宝元夫妻二人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常年吃药,家里喂着2口猪,还有2亩地,算是一家的主要生活来源,还供着一个念书的孩子,一年满打满算几千块钱的收入,生活过得是入不敷出。“那时,家里几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说起这段往事,张宝元哽咽了,“俩人都有病,医生建议做手术,可哪来的钱做手术呢,就硬抗着,买点药还免不了向亲朋好友张口借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生活的磨难,曾让张宝元对生活没有了信心,既没文化又没一技之长,家徒四壁,自己在村子里都抬不起头,更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渐渐变得敏感、焦虑,时不时与街坊邻居发生小矛盾、小摩擦。“不愿意出门,看到其他乡亲们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己却把光景过得一塌糊涂,感觉自己就不如别人,特自卑。”说起当年的自己,张宝元很是难为情。

张宝元2013年底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就此发生了转变。有了精准扶贫政策,张宝元夫妻俩不用在忍受病痛,先后做了四五次手术,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了90%,自己只花了三四千块钱。“不是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小病也拖成大病了,做梦也没想到能赶上这么好的社会。”张宝元说。

房子滩村是大路煤化工基地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对口扶贫帮扶点。张宝元作为帮扶对象,驻村工作队绞尽脑汁寻求帮扶对策,拉着这户人家奔小康。就这样,驻村工作队成了这户人家的常客,嘘寒问暖,“把脉问诊”,“治穷病、拔穷根”。驻村工作队首先帮助老俩口联系医院,医治身体疾病,其次,便是医治心里“疾病”。“一个人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信心和斗志。”驻村第一书记杨旺深知扶贫先扶志,“帮扶工作队的帮扶只能算作外力,真正的内在动力是贫困人员要有脱贫志向,如果贫困户一味地等和靠,那就如同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就这样,张宝元家的炕头成了“思政课堂”,驻村工作队员盘腿上炕,与张宝元拉话讲国家的扶贫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张宝元开始意识到了国家这是下大力气帮助象他这样的百姓,是要让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是党的扶贫政策点亮了我心中的希望之光。”张宝元说,那些年看不到生活的曙光,甚至是破罐子破摔,驻村工作队是他家的“救星”。

眼看着贫困户有了内在驱动力,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摘掉贫困帽,发展产业是关键。驻村工作队开始帮助张宝元家发展养殖业,为他家盖起了养殖棚圈,免费送来18只山羊,还有专门的产业指导员。为了协助他养殖,帮扶单位还给他家购置了铡草机、四轮车、点播机等农机具。

驻村工作队不遗余力地帮扶,让张宝元感受到的是真情实意,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勤劳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活出个样儿来。在内生动力和外力“双驱动”下,张宝元家的羊从10几只发展到了现在的100余只,他还承包了村子里的10余亩土地,种植玉米,为羊提供饲料。利用农机具为周边村民劳作挣钱,光这一项一年就能收入1万余元。“今年冬天不打算多卖羊,还想继续往大发展。明年开春,还能下40多个羊羔,到时我的羊就发展到了150只了,也是村子里的养羊大户啦。”张宝元咧着嘴笑着说。

从昔日的贫困户,到现在的养羊大户,张宝元成功实现“逆袭”,彻底摘下了“贫困帽”。张宝元说信心比黄金重要,“现在的日子一天一个样,越过越有盼头了,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张宝元言语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