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访谈]科学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蓝图 助力内蒙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访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磊

自治区财政厅 党组书记、厅长 张磊

自治区财政厅领导调研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地方财政运行和呼伦湖治理情况。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那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我区如何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蓝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呢?为此,记者采访了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磊。

记者: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方向和要求?

张磊:科学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部署,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要紧扣国家总体战略安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安排,“十四五”财政重点工作必须与中央战略安排相衔接。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四五”财政重点工作,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

——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好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部边疆安全稳定屏障,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及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财政“十四五”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记者:如何认识“十四五”时期我区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

张磊:近些年,自治区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逐步破题,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矛盾尚未完全破解。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民生特别是重点群体就业、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生活压力显著加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减税降费政策性减收、地方政府债务历史包袱重、民生支出高峰等叠加在一起,其关联性和复杂性不容低估。

当然,危和机是同生并存的。和全国一样,“十四五”期间仍将是内蒙古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形势的变化,并没有减弱内蒙古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国家扩大内需、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等战略需要,有利于我们立足能源、资源、农牧、旅游等优势和特色,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应对疫情冲击和影响,国家出台一系列促稳、强保、求进的政策措施,更有利于财政部门在应急解难中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这次疫情所带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市场供需变化已初露端倪,这有助于财政部门顺势而为支持发展新基建、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新税源。

记者:“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财政改革发展要重点在哪些方面开新局?

张磊:财政部门既要把自己的情况研究透,充分利用好已有条件,加快财政改革发展,又要进一步打开思路,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更好地作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精准发力“稳增长”。要着力支持扩大内需,对于内蒙古来说,扩大内需是有效对冲全区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有效支撑。要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充分利用财政金融系列组合拳,增加有效投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积极推进“促改革”。要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财政资金投向,支持内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强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更加注重“调结构”。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着力补短板、强基础、调结构、增后劲,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融合发展。要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全力保障“惠民生”。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重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健全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机制,探索建立黄河流域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农村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力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着力强化“提效能”。要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主要领域自治区和盟市、旗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健全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税制改革,履行好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要着力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监督,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绩效。

多管齐下“防风险”。要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压实政府化债主体责任,降低融资平台公司隐性债务风险,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要做好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强化政府债券发行管理,促进政府债券投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建立债券项目协调联动、项目库滚动循环机制。 (记者  杨帆)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