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溜索改桥”199座!云南一改 “山里山外两重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在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到94%的云南省,近年来“溜索改桥”工程彻底结束了山里百姓依靠溜索往来的历史,曾经出行困难的村民们也由此走进了“大桥时代”的新生活。

鹦哥溜索,这条云南目前仅存的金沙江溜索,曾被称为“亚洲第一高溜”,它横跨云南四川两地,全长470米,现在它是游客们体验新鲜刺激的一个项目,过去却是背靠大山、面向悬崖的两千多名鹦哥村村民最方便的出行工具。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鹦哥村村民 蒋世学:以前通路困难得很,(鹦哥村)连路都没有马路,人都说是猴子爬的路。没有溜索的时候,我们这的人(出门)要上(山)底下到(金沙江)河边坐船,不安全。

蒋世学曾目睹村里人过江时翻了船,被江水吞没。1999年,蒋世学号召村里人一起修建了鹦哥溜索。21年来,无论白天深夜,只要有人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蒋世学操作溜索至今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鹦哥村村民 蒋世学:(我)一天(忙到)两头黑,溜箱不会停的,人多了一天拉几百人,百十趟可能会有,吃饭有时候端着在这吃。

那时候,周边群众不仅上学、打工、就医等都离不开鹦哥溜索。就连盐巴、牛羊、砖瓦、家电等这些生活物资,也是靠着溜索一点点运进来的。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鹦哥村党总支部书记 唐启禄:未通路的时候,那种羊肠小道走起来非常吃力,修房子的建筑材料人背马驮运到家,成本就翻了一番。有些人家做了三年才把房子建成。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前,国家启动了“溜索改桥”工程,鹦哥溜索被列入其中。2018年7月,与鹦哥溜索相隔几百米的金沙江大桥正式竣工。一年后,大桥到鹦哥村约8公里的引道也全面完工,并与鹦哥村到巧家县城的公路连通。这个昔日闭塞的小山村终于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交通运输局基本建设管理股股长 蒋开先:桥建好之后,回来得更频繁一些。

蒋开先,是蒋世学的小儿子。如今他来看望父母可以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蒋开先是看着父亲守护溜索长大的,也从小萌生了要改变家乡交通面貌的梦想。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交通运输局基本建设管理股股长 蒋开先:小学课本上学到一篇《赵州桥》的课文,我当时就想巧家要是在我们这个金沙江上建起一座大桥的话,我们出行就很方便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就)填了公路工程这个专业。

大学毕业后,蒋开先分入巧家县交通运输局。为了让家乡的道路能延伸起村村寨寨,18年来他跑遍了巧家县179个行政村,先后参与修建了3000多公里的公路和桥梁。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交通运输局基本建设管理股股长 蒋开先:这个大桥当时为啥定在这里,我也参加讨论了几次。到底建在哪里,老百姓实惠大。从小这是一个梦想,想不到今天它已经变为现实。

路通了,鹦哥村人迎来了幸福的新生活。外出打工多年的小金今年回家盖了新房就不打算再走了,他觉得在家乡同样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鹦哥村村民 金照伦:如果没有这条马路,我就是有心回来(发展),那还是实现不了,还是感谢政府给我们把公路造通了。

如今,作为当地发展历史见证的鹦哥溜索,被保留了下来。未来它还将和旁边的大桥一起,向更多的游客们诉说这里的变迁。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鹦哥村村民 蒋世学:感谢党、感谢总书记,一心一意为人民。这些路都是中央为了人民服务(的体现),它是我们的一个最好的礼物。

截至2018年底,云南省完成199座“溜索改桥”项目建设,占全国总数的60.8%,受益人口近123万人。

“十三五”期间,云南省补短板、破瓶颈,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4万亿元,是“十二五”的2.4倍。其中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 张发春:“十三五”以来,云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基本缓解”到“基本适应”的转变。曾经“山里山外两重天”的局面彻底改变。在“十四五”,我们将推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现)由“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的转变,更好地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辛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