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的脱贫智慧】做贫困村民最信赖的贴心人

做贫困村民最信赖的贴心人

——记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中咀梁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彦军

刚到村里,面对平房大院、烧炭的土炕、无处落脚的旱厕、没有自来水等实际生活困难,张彦军显得束手无措,但热情的村民、淳朴的乡风,让他很快打消了思想顾虑,迅速适应了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中咀梁村的环境。没过多久,便与村“两委”和驻村队员相处得非常融洽,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

张彦军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身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总和队员们说:“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是不同的,只有认真地调查分析,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制定脱贫规划,把可以享受的政策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并且落实到位,才能帮他们走出困境。”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做好脱贫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咀梁村围绕脱贫攻坚的全局工作部署,采取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兜底保障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等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张彦军结合村里实际,带领中咀梁村开展了基础母羊代购托养、赠送肉羊、赠送蔬菜籽种、“三扶三增三提升”“孝扶共筑”等扶贫项目。

为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由传统养殖向现代高效肉羊养殖转型升级,镇政府利用上级扶贫资金从合作社为村集体购进基础母羊,养殖户向村集体承包基础母羊进行自主经营,且每年向村委会上交村集体收益金,每年所产小羊归农户所有,合同到期后一半母羊交回村集体,另一半归农户所有。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贫困村农民的养殖收入,而且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炭窑背、王林是中咀梁村较为偏远的自然村,因为地势高、水位低、地表水不足,地下水奇缺,村民用水基本依靠旱井水窖。每逢干旱少雨,村庄人畜饮水相对困难。部分村民至今还用着30多年前用红土修建的旱井,年久失修无法长时间蓄水。受当地自然条件影响,可谓是典型的“天上下雨地下流,雨停三天人人愁”。今年入春以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导致春旱形势严峻,大部分农田无法正常播种,人畜用水尤为困难。张彦军多次深入两村进行实地调研,向村民了解实际情况。向镇政府汇报,与帮扶单位沟通,寻求解决办法。镇政府协调周边村庄,在离村委会不远的地方设置了集中供水点供村民取水。帮扶企业了解干旱情况后,在6月初为中咀梁村送来了88个容积为1吨的储水设备,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当地农民群众用水难和储水难的问题。张彦军说:“只有把群众当成亲人,投入真心实意,对确有困难的村民仔细了解、记录,对心中有疑惑的村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他们才会信服你,这是我驻村以来最大的体会。”

中咀梁自然村的进村路是3公里长的盘山泥土路,每遇雨雪天气,便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给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吕官宏是中咀梁村原村委会主任,今年已经69岁,患脑梗多年,和老伴刘挨鱼都因年龄偏大无劳动能力,在2014年被识别成贫困户。经过产业扶贫和健康扶贫等帮扶措施,目前他家已经脱贫。张彦军几次进村到吕官宏家走访,吕官宏说起自己的事都是满脸笑容,但是一提到路,他就连声哀叹,他对张彦军说:“张书记,我现在唯一的心病,就是这条路。”

张彦军多次前往中咀梁村实地查看路况了解情况,及时与上级政府、帮扶企业进行汇报和沟通。经镇政府协调,2020年7月中旬,清水河县交通运输局批准为中咀梁村进村道路实施改造,并出资进行施工,总体工程已于今年9月中旬完成。中咀梁村村民对张彦军和驻村工作队为解决大家出行难问题付出的辛苦,感激不已。

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小事”,让张彦军成为当地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他总说:“村民的事没小事,我既然来了,就得多为他们办实事,心里才能踏实。”

●本报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杨宗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