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脱贫答卷丨“三少民族”求新记

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太阳花传承发展中心,艾吉玛(右一)向游客介绍太阳花手工艺品(8月6日摄)刘磊摄/本刊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三少民族”人口平均寿命不足50岁,目前平均寿命达到75岁

◇“传统文化很受欢迎,我想通过不断创新,为太阳花增添养料。”

11月初冬清晨,嫩江右岸的哈布奇村雪霁天晴。阳光照得屋里暖洋洋,达斡尔族老人熬珍花特意穿上红色花衣裳,端坐在火炕上,从扶贫干部手里接过脱贫告知书,一笔一画地签上名字,高兴地说:“我脱贫啦!”

随着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地,熬珍花等最后一批贫困户陆续领到脱贫告知书,标志着内蒙古“三少民族”正式告别贫困。

“三少民族”是指集中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区域的三个人口较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他们曾共同居住在兴安岭山林中,过着离群索居的原始游猎生活。通过生态移民、旅游转型和文化传承,“三少民族”下山定居,过上现代生活,与各民族携手前行奔小康,实现历史性跨越。

走出山林拥抱新生活

静谧的大小兴安岭山林,见证了“三少民族”数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都有“树中人”之意,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猎民”。新中国成立前,他们一直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着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撮罗子”,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提起曾经的日子,79岁的中妮浩老人用鄂温克语喃喃回忆:“住在山上,经常没有粮食吃,冬天连条秋裤都没有。”

面对现代文明冲击和生态环境变化,猎民们沿袭多年的游猎方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下山定居,找到新的发展方式,才能使这个族群发展壮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乡长张万军回忆道。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猎民们纷纷走出山林,搬到新居点,直接跨越原始生活与现代接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各级各方着力解决“三少民族”吃饭难、上学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推进产业开发扶贫。

穿越大兴安岭腹地的一片片青松白桦,一排排双层木质小别墅映入眼帘。屋内集中供暖,做饭可用液化气。老人们正在暖融融的屋内惬意地喝茶,妇女们在烤列巴或制作鹿皮画。这就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猎民新居点。

“搬下山后的生活好得超乎想象。”鄂温克族姑娘范索满意地说,新居点的房子是国家盖的,供暖用水免费;交通便利,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离城市更近,就业渠道也拓宽了。

住在鄂伦春自治旗古里乡猎民村的鄂伦春族老人葛淑云,亲眼见证了猎民生活的变迁。回望人生走过的82年,葛奶奶一共换过4套房:撮罗子、土坯房、砖瓦房、楼房。特别是最近一次换房,葛奶奶分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葛奶奶心满意足地说:“过去的心愿都实现了,现在岁数大了,只希望再多活几年,好好享受享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少民族”人口平均寿命不足50岁,目前平均寿命达到75岁。“三少民族”人口规模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居住在内蒙古“三少民族”自治旗的达斡尔族约8万人、鄂温克族2万余人、鄂伦春族2000多人。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