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的脱贫智慧】内蒙古呼和浩特武川县上秃亥乡三间房村—— 将“输血”变“造血”村民增收有动力

昨日,走进武川县上秃亥乡三间房村脱贫户王荣生的家里,他正在喂食自家庭院里的鸡。他说:“城里人喜欢农村鸡蛋,这些年靠着卖鸡蛋,我可是增收不少。”而这样的增收脱贫例子在当地并非个例,在近两年里,三间房村扶贫工作从依靠输入救济变为自主生产动力,让脱贫户们有了长期可靠的支撑。

据悉,三间房村下辖8个自然村,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马铃薯、葵花、莜麦、小麦和油菜籽为主,养殖业主要以肉羊为主。在2018年以前,该村贫困户达34户76人。为了开展帮扶工作,第一书记张超雄的到来给村民带来了希望,也给乡村振兴带来许多新理念。采访中,张超雄说:“要想让贫困户脱贫,就得先让大家摆脱贫困消极的思想,让大家对未来生活有干劲有积极性。”为此,村里卷起了一场脱贫大风潮,有的搞庭院经济,有的搞特色养殖,有的搞传统种植,多管齐下,在村委会、合作社等带动下,一起脱贫致富,增收奔小康。

当日,来到曾经的贫困户杨文兵的院落。他憨憨地笑着说:“现在的帮扶政策越来越细,村里落实的也快,村领导们也隔三差五就来家看看,总问缺啥,有啥需要帮助的。今年,我们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一年下来,有了零花钱,日子过得不错。”

曾经有过养殖经验的村民王玉忠,如今是村里的养羊专业户。采访中,他说:“说起来脱贫致富,几年前,大家都想的是外出打工赚钱。但打工赚的钱也不够养活一家老小,而且还很累,所以在村里发起特色养殖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养羊。起初,我不懂怎么选种羊,都是村里请来技术员,帮助我选羊,然后再教给我养羊的技巧,多年下来,我自家的羊已经形成产业规模,每年都有存款。”

就是在张超雄带动下,三间房村的村民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并至今已全部脱贫。除此外,2019年6月,书记张超雄又积极争取资金,将该乡新河自然村到小五间房村自然村5公里的砂石路修成了水泥路,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沿途三个村的庭院经济产物、农作物等通过这条水泥路“走”了出去,实现了村民的增收,也让村民们感受到了扶贫工作的细致入微和落到实处。□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许婷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