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心中有民必须落到实处

据央视报道,广东惠州的陈先生为继承父亲的一笔存款,在银行、公证处、派出所、居委会之间来回跑了7、8次,历时7个多月没能解决问题。近日,经国务院督查组介入,陈先生终于从银行取到继承的存款。

这起“我爸是我爸”证明未果事件再次表明,这类情况并没有彻底消失。而督查组认为,陈先生所遇到的“循环证明”不是偶然因素,是基层相关部门主动服务意识差,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各部门遇到新情况首先想到的都是规避自身责任,相互推诿导致群众办事无门、让群众陷入“循环证明”、“我爸是我爸”的僵局。说得一针见血,说到了点子上。

事实的确如此,再一清二白的事,遇上死叫板的工作人员,也会让规定变得冷冰冰,“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也再次提醒工作人员,要把群众的事当大事来办才能尽职尽责,心中有民才能办好事。执行规定更要看重的是执行效果,而不是机械执行规定而伤了民心,多起类似证明事件靠媒体曝光解决了问题,而这件事靠国务院督查平台解决问题,实则都是小事,不是难办的事,关键是工作人员有没有责任心,不能让不作为成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鸿沟。如今从服务群众“不让群众跑第二次”已经升级到“尽可能让群众一次不跑”,要看我们如何真正把群众放到心上,把事办好,把事办妥。

习近平总书记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文章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李克强总理在“放管服”改革会上讲话指出,“放管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要始终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奇葩证明”等问题,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真心希望媒体和督办的这种监督越来越少,我们更愿意看到,媒体报道多是对办事效率的溢美之词,主动担当和作为,这才是民心所向!

需要警惕和坚决防止这样的现象:以取消证明为由,让群众办事“无门”,陷入怪圈,更要坚决防止,以出具不应再出具的证明成为吃、拿、卡、要的新借口、新渠道! (李国才)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