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尊老敬老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何谓重阳?在《易经》中,“九”被定为阳数,九九相逢,是为“重阳”,也称“重九”。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赏秋,尊老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孝为仁之本”,“百善孝为先”,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据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55年到达最高水平3.84亿人。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我国的尊老敬老带来一定挑战,尊老敬老建设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也关系全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尊老尊老敬老是十分必要的,在全社会强化尊老敬老观念和意识,塑造尊老敬老的氛围,在践行尊老敬老实践中,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睦,对我国形成良好的尊老敬老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尊老敬老首先要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民生问题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如何让老人安度晚年,不仅是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府层面来说,养老金和医保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意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使老人能够衣食无忧、有病可医。从社会层面来说,针对一些孤寡老人、失独老人、残疾老人生活困难的问题,社区、慈善组织、公益团体、志愿者群体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营造关爱老人的社会氛围。

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值得特别关注。精神生活是否充实、丰富,直接影响到老人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从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如今,高铁很快,视频很简单。可是一句“工作太忙”横亘在子女和老人中间,我在工作这头,父母在寂寞那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异地甚至异国求学或工作,阖家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独已成为显著的社会问题。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现代人虽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然而节省一些娱乐、应酬的时间,尽量抽空多陪陪老人,多送上一些关怀和问候,却没有那么难。常回家看看,多跟老人聊聊,对老人的关爱和孝敬,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感悟“重阳”节日背后的悠久传承,让“孝”更全面地融入生活,让尊老、敬老、爱老成为一种习惯,将为这个城市、这个社会增添一抹最美丽的夕阳红。(申振)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