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筑牢和谐社会建设的根基——呼和浩特市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工作纪实

信访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近几年,呼和浩特市着力创新,层层组建化解矛盾纠纷联合服务中心,形成社会合力,一站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筑牢和谐社会的根基。深秋时节,记者采访了这一新的运行机制,真切感受到了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

由于家里土地性质改为企业经营性土地,家住呼和浩特回民区的杨翠英一家由原来的失地农民变为股民,当办理养老保险时发现,此时的身份根本不能办理,一家人慌了神。无奈之下,杨翠英来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经过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帮助,她的事情解决了,养老保险也有了着落。杨翠英说,“这里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我打心眼儿里感谢他们。”

回民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鑫介绍中心情况。王慧 摄

杨翠英说的回民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是依托于回民区信访接待场所建立的。近年来,为了改变群众有问题得“来回跑”“反复跑”“多头跑”“难解决”的现状,呼和浩特市在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分层次建设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贴近群众、服务于民的“一站式”化解矛盾纠纷调处体系。

回民区网上智慧信访可以通过手机APP来线上办理。王慧 摄

多部门联动,形成解决合力

“过去群众来信访局登记完,我们需要转办,按照信访条例受理期是15天,办结期是60天。现如今,群众只要来了,是‘一站式’服务,中心有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现场办公,群众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部门来解决问题。对于初访,日期缩短为3个工作日。”清水河县信访局副局长龚在虎介绍说。

清水河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多部门进驻,帮助群众解难事。王慧 摄

清水河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成后,大厅办事效率不仅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当地村民刘俊英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家里有了大事小情,都可来这里得到快速解决,政府的服务越来越好了。”据了解,呼和浩特市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联合服务中心里安排了政法单位、信访、人社、劳动监察、教育等多部门入驻,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吸收行业性专业调解委员会、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等社会力量进驻,经过几年的努力,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断完善。

目前,各级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以“综治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警务接待中心、诉调对接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心理咨询中心”为主体,法院、人社、住建、交通、自然资源、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的运行模式。

特色化调解,帮助群众解开心结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杜林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司法局环河街司法所所长,从事调解工作三十多年。对这种新的调解机制,他深有感触:”群众的事无小事,群众找到这里,我们就要认真、耐心、细心的倾听当事人的诉说,再找出其中的焦点做工作。在解决的过程中,实心实意地来对待每一个来访者。”他认为,要搞调解工作,首先要热心,还要喜欢调解工作。司法所是窗口单位,代表党和政府,老百姓有烦心事、难事、愁事找来了,就要热情地接待,诚心地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用一片热诚来对待群众。

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张跃平法律工作室”,他正在认真地翻阅着案卷,从事多年司法工作的张跃平,化解了多年信访积案。他接待来访不仅要用专业知识为群众解答难题,还要帮助群众分流到对应的解决部门。他说:“有部分群众由于着急,情绪会比较激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疏导他们的情绪,然后坐下来与他们慢慢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为了引导群众遇事能通过正规途径解决,呼和浩特市把基层一部分有影响、有经验的矛盾纠纷调解能手组织发动起来,成立了以个人姓名命名的调解室,通过说事评理、普法宣教,缓解、疏导当事人极端情绪,与同平台的法律援助中心值班顾问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配合联动,将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党建引领 让群众心里更托底

寇家营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王慧 摄

“村里施行网格化管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的一楼全部是基层治理,也就是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为了能及时将村民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村干部会根据村里实际,每个月都会党员带头去村里排查,走访入户。及时将群众遇到的难事,愁事收集梳理,依据轻重缓急帮助群众解决。”呼和浩特市寇家营党支部书记杨素清介绍了她的做法。这种组织形式,已在全市基层普及。

清泉街社区组织居民一起做月饼。王慧 摄

走进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温馨的接待室里放着热气腾腾的奶茶和精致的糕点,社区主任武荷香笑盈盈的走来,向记者介绍起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建设情况。她说,“社区如果有矛盾出现,我们处理的快,不让矛盾过夜,上午能处理的绝不推到下午。社区工作我已经干了42年,作为社区的领头人,要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群众的小事也要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据统计,玉泉区“清泉街社区法务室”从成立以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30多起,没有一例上访案件发生。

引进智能化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引导群众通过网上反应自己的诉求,意见和建议,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赛罕区信访局副局长张春霞说,赛罕区网上信访开通以来,网上信访截至目前是520件,占信访总量的68%。网上信访工作的受理率和按时办结率是100%。

赛罕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王慧 摄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现已成为本地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枢纽,能够衔接本级、乡镇(街道)级、村(社区)级、基层网格四级组织网络,形成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立体工作体系。玉泉区将综治网格系统、平安城市平台、电子政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全部接入区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与信访“一网通”、网上信访平台有效衔接,街道、村(社区)也与综治网格、平安城市、视频会议等系统实现连通,促进基层矛盾纠纷及早发现、高效化解。赛罕区设置信访系统专线,可联通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三级机构,通过视频会议商讨研判信访问题。回民区建设的智慧平台(小鱼易连),不仅可召开线上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席信访会议,还可以远程接待上访人员和线上约访来访者,通报化解进度并进行线上人民调解工作。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建设了网上视频信访中心,通过网络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中心的智能化,做到自治区、市级、区级、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网上视频信访调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10家旗县区级、76家乡镇(街道)级、616家村(社区)级共702家实体化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服务中心,以村(社区)为基础、乡镇(街道)为支撑、旗县区组织实施的三级联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初步形成,有力有效推动着首府的和谐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