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星希望”计划: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的尝试

“星希望”计划启动仪式

娜娜妈妈(左)和小静妈妈(右)在插花

认真涂色的小静

娜娜帮妈妈修剪花材

学员们的作品

杜倩在教学员辨认花材  

9月7日,“星希望”社区融合计划(以下简称“星希望”计划)在呼和浩特市启动并在全区推广。该计划是由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针对首府社区符合条件的心智障碍者以及残疾人开展,集心理疗愈课程、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融入教育、辅助性就业等一系列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救助项目。目前,首批学员中的两个家庭已经在公益花店上班,让心智障碍者掌握工作技能,尝试融入社会,等待在实践中检验效果。

第一次就业尝试

9月14日,小静和娜娜跟着两位妈妈在南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公益花店上班。这是她们在此上班的第一个月。每天早上8点半营业后,小静妈妈和娜娜妈妈要把花店打扫干净。如果接到订单,两位妈妈就要动手制作花束。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娜娜妈妈已经能熟练制作各种鲜花和干花产品,小静妈妈没有她手巧,就打打下手。

小静和娜娜则在店里玩耍,如果妈妈们和杜老师有吩咐,她们也能做一些倒水、擦桌子、整理图书之类的活儿。上午,两人也会花大段时间画画,涂色时小静特别认真和耐心。娜娜的手部比较僵硬,口齿也不太清晰,需要比小静更费心思地照看。

小静今年15岁,患有胼胝体发育不全,轻度智力障碍。幼年时,小静还能勉强跟得上同龄的孩子,等上到四年级,她就不得不转到特殊教育学校了。到15岁时,父母不知道她今后该怎么办,正在这时星希望计划启动了,小静成为了首批学员。

小静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她出生后,妈妈就放弃了工作。小静妈妈学的是新闻专业,毕业后曾在媒体实习,梦想成为一名记者,然而女儿的出生将她的梦想禁锢在家庭,甚至外出工作的可能都没有。公益花店的工作是她生下小静之后第一次尝试就业。

28岁的娜娜是学员中年龄稍大的,因脑瘫造成智力发育迟缓,手部和足部发育不良。由于幼儿时期没有介入更多的康复训练、认知训练,娜娜在一些精细动作和认知上更为缓慢。娜娜妈妈说,七八岁时娜娜上过一段时间幼儿园,后来学校不要她了,娜娜就再也没有上学。在来“星希望”的课堂前,娜娜多数时间就是跟妈妈在家,很少有机会跟外人接触。而妈妈为了照顾娜娜,也早就放弃了工作。

娜娜妈妈告诉记者,“娜娜小时候,对她的康复训练没有投入太多,以为只要能为孩子提供好一点的生活,一辈子养着就好。没想到她也有自己的想法,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也渴望工作赚钱。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所以感到很内疚。”

给心智障碍家庭更多可能性

公益花店位于南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社区免费为项目提供的一处活动中心。今年春天,“星希望”计划项目首次在此尝试,10个心智障碍青少年和他们的家长们,在这里接受免费的花艺、烘焙技能培训。如今,这里成为了第一个公益花店,还是社区的免费公益书屋。

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星希望”计划项目负责人杜倩是这些学员的花艺课老师。杜倩曾经开过五六年的花店,是个小有名气的花艺培训老师,多年从事公益活动的她,萌生了为特殊人群免费开展花艺培训、让他们多一项就业技能的想法。

今年,基金会准备实施“星希望”项目,于是杜倩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该项目中。首批学员多数都是她认识的人,之前她也常去特殊教育学校做公益活动,是看着这些孩子从少年长大成人的,因此她也更为这些年轻人和他们的家庭感到着急。

在为期3个月的培训期间,杜倩多数时间都在社区陪孩子们,上午教他们花艺,中午组织他们原地吃午饭、休息。杜倩说,三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变化很大。就像娜娜,在培训学习中,从前没有工作意识的她现在也会说“我想工作,我想挣钱养妈妈”。娜娜的手臂比较僵直,但看着她认真学习时的神情,很让人感动。

周末,杜倩也会带着学员们参加义卖、慰问社区孤寡老人这样的公益活动。学员们多数长期缺乏与陌生人交流。这些互动活动让他们的性格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杜倩说,有一次在社区跟老人们活动,娜娜学会了包饺子,娜娜妈妈激动地哭了,她说自己从没想到孩子还能做这样的精细活,虽然陪伴了她28年,但对自己这个特殊的孩子,父母还需要更多理解和发现。

杜倩说,首批学员的家庭情况跟小静和娜娜家差不多。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家里总要有一个家长放弃工作,全职照顾孩子。而且这样的家庭多数生活较为封闭,经济状况较差,长此以往,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易造成心理问题。

通过首批培训,娜娜和小静的家庭较为符合在公益花店工作。目前公益花店的订单多数是靠杜倩以前开花店时积累的资源,以及大家发朋友圈打广告。能不能靠花店订单盈利,还需要再尝试一段时间。如果能成功,基金会希望今后能创办更多的公益店铺,让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杜倩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支持这些特殊家庭。

融入社会仍是艰难挑战

心智障碍者是五类残疾人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他们没有独立思考意识,也没有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更缺乏独立的生存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支持措施,他们的就业希望十分渺茫。

随着心智障碍儿童长大成年,他们的家庭会陷入越来越深的焦虑中。“父母离去,孩子如何安置?”这是所有心智障碍儿童家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必须经历的一道残酷的坎。让大龄心智障碍者掌握工作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基于这个问题的探索,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星希望”计划。

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以首府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及全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依托,开展“星希望”计划,对所属社区具备条件的心智障碍者以及残疾人开展艺术疗愈课程、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融入教育、辅助性就业等一系列公益服务。花艺、烘焙、绘画等心里疗愈和职业技能课程培训,将使学员完成所有课程后至少具备一项工作技能。

学员培训结束后,“星希望”计划项目将通过公益花店、公益烘焙中心、公益咖啡店的形式为他们提供就业场所,通过身体障碍与心智障碍相互组合的模式,完成日常工作,满足他们在工作和社交方面的需求。

同时,学员的家长们也能学到相同的技能,使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能够与孩子们一起就业,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再次融入社会,疏导家长们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9月7日,“星希望”计划全面启动,第一个公益花店也正式运营。这种模式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以及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和支持。如果您在需要订购鲜花产品时,有意支持这些特殊家庭,请拨打电话15004715922(微信同号)。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查  娜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