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走近宁城汉长城 【一】

契丹辽文化是宁城历史文化的一部壮丽史书,然而在辽文化之前,在宁城的土地上尚有一笔鲜为人知的文化瑰宝———汉长城。从即日起,我们将连续推出三集文化记录笔记,详细介绍宁城汉长城遗址保护以及守望在汉长城边上的人们。

公元十世纪,当耶律阿保机的铁骑在辽中京的土地上止戈散马后,草原上安土息民,草木葳蕤,生灵竞长。之后,一个至今让世代宁城人自豪并为之守望的契丹王朝,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喧嚣与浮华了一个多世纪。

今天,站在历史的古道上,当我们的目光穿越这个王朝渐去渐远的背影再往前投放到两千多年前,一段更加动人心魄的足迹让我们激动不已,那就是汉长城。

【一】汉长城 . 烽火台

公元2020年8月仲秋的一个清晨,薄雾蒙蒙下的小城子镇桃海村,一户农家的玉米地旁,一座曾经辉煌了一个朝代的建筑和周边的万物生灵一同在晨曦中醒来,连同醒来的还有秋风中的几株沙枣树,这就是小城子镇马牛草沟烽火台。

2000多年前,汉长城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宁城境内的伟大行走。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一段骄傲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建筑。它自战国时期诞生到明王朝结束,跨越两千多年,其修建的长城总长度超过了20000千米,贯穿今天中国的15个省份。

长城多个时代都有修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将目光投向了西域。

骠骑大将军霍去病降服匈奴后相继在河西设置两关四郡,为防止匈奴再次南下侵扰,汉武帝在河西大规模修筑长城。此后,汉长城不止在河西,而是沿边都修,宁城地区就是此时以后始修。

宁城县汉长城,东北由喀喇沁旗入境经小城子镇、大城子镇、三座店镇、存金沟乡、八里罕镇、右北平镇、黑里河镇7个乡镇,西南出境入河北省承德县境内。在宁城县呈东北、西南走向,长度约一百公里,经2020年长城资源调查统计,现存烽火台28座、壕堑9段、堡3座、障址1处。

由于这段长城至今墙体多已坍塌,壕沟被淤平,只有墩台较为凸显,所以有人认为这段长城是由墩台所构成,事实上,这段长城是由墙体、墩台和壕堑相互衔接构成。

今天,走进村庄,93岁的姜文波老人已经模糊了年轻时的许多记忆,然而提起汉长城,老人还能记起小时候大庙后面的“土疙瘩(烽火台)”(小城子南大庙后确曾有座烽火台 )。

86岁的陈玉琢老人更是对汉长城遗址记忆犹新,头头是道的给我们讲述父亲的父亲传下来的故事 。

据史料记载,宁城县小城子镇马牛草沟烽火台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和它同期建造的烽火台在宁城境内现仍存28座,均属于汉代长城遗址。

岁月千年又千年,他们就这样伴随着这片生息的土地在这里静默的生存着。

▲小城子镇马牛草沟烽火台

▲水泉沟烽火台

▲桃海烽火台

▲三座店镇敖汉营子烽火台(双峰)

▲喇嘛城子八家烽火台

▲存金沟南山根烽火台

李文,《宁城县志》副主编、《宁城年鉴》主编、县档案馆退休职工,一个三座店镇喇嘛城子村土生土长的孩子。

多少年来,从跟着童年的伙伴们一起去烽火台上登高戏耍,到成年后对家乡历史文化宣传的奔走与热爱,他和这片土地上的许多人一样,有着很深的汉长城情结。

在他的引领下,我们进入了三座店镇汉长城遗址区域,据李文老师介绍说,汉长城到了这里,应该说是进入了密集区,果不其然,三座店镇汉长城的排列印证了李文老师的话。

穿越乡村茂密的庄稼地,在三座店镇敖汉营子村以西,我们看到了密集的分布。或许,历史上汉长城的行走到了这里,似乎有了更多的留恋或牵绊,每二里地左右就有一座烽火台,有双峰,有单峰,还有的借助山体形成连接 。

进入三座店镇的第一站敖汉营子, 就是一座双峰烽火台遗址。双峰的概念就是两个烽火台连在一起,这也意味着这里古代有更多的屯兵,军事意义更加重要。由于汉长城东西跨度太大,而河西地区又人烟稀少,很多地方只修了天台和烽燧即烽火台。烽燧作为信号传递的工具,为了合理控制视线距离,修建时遵循“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的原则。战争一旦发生,一排排烽燧配合在长城内外可以将敌情以快于马跑的速度传递给各个军事据点。东北地区的汉长城修筑形式也相同,三座店镇汉长城遗址的存留状况便可印证这个说法。

历史上,汉长城的修建是一个巨大的防御系统,更是一条特定历史时期划定的不同民族、疆域和不同文化与生存状态的分界线。如今,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系统的作用已经一去不返,当年的雄风也荡然无存。它们有的已长满杂草,有的成了残垣断壁, 有的甚至其位置、形迹都已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宁城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物馆馆长 宫相才:长城作为军事防御的作用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消失了,但它所携带的长城文化,却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周边的人们,特别是我们今天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更需要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在全国各地仍有上亿人生活在长城地带,他们的生产生活,势必会给长城的保护带来影响,让这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承受着人与自然的双重压力。因此,这也成为宁城县文物保护部门要抓的一号工程。2014年,宁城县文物保护中心投入资金近70万元,对长城烽火台进行了围封,回填了烽火台上的盗洞,并制作了宣传说明牌。

当时维修的艰辛是无法形容的。由于烽火台周围都有隔离带,维修的砂石、水泥都是靠维修人员一袋一袋人挑肩背上来的。如今,宁城县政府每年列入财政预算100万元用于汉长城(烽燧)等不可以动文物保护工作。

一批生活在古城脚下的后人们用他们的坚持和长城情结守望着这笔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

刘凤军,小城子段汉长城保护员,今年五十岁,从七八岁懵懂未开跟着伙伴们到烽火台上藏猫猫到今天成为烽火台的保护员,他成长的年代,虽然没见过长城的建造,没见过长城的辉煌,然而,千百年来,那些悲壮的长城故事在这里随风而逝,那些磅礴的长城往事在这里汇聚成河,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沉静如海的在他的血脉里流淌,已经成为他和他的先辈子孙们生命的一部分。

小城子段汉长城保护员 刘凤军:“我特别喜欢我这份工作,自豪!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不能在我们手中丢了。”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