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红山高新区管委会: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总客服”

优良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营商环境,能够留得住人、留得住心的环境,就是通过自己努力营造一些吸引力。”作为赤峰市红山区对外招商引资重要的平台窗口,红山高新区管委会始终围绕项目落地、建设、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优化营商管理能力,结合高新区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分析入驻企业营商需求,对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再盘点、再梳理,再接再厉,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总客服”。

优化工作体制环境

红山新区作为我区实体制造企业的核心集聚区,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区的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技术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9年实现工业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7.5%;实现工业增加值82.6亿元,同比增长7.2%,上缴税金12.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现利润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2.5%。入驻企业发展在稳定增长、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增加就业等多方面的巨大贡献。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红山区落实落地惠企政策,针对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租金减免、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延期缴纳税款等50项重点优惠政策,把疫情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面落实复工复产减税降费政策,为格林特制药、昭乌达羊绒、万泽药业、九州通达医疗器械4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减轻经济负担1000万元;为匠仁医疗、塞林泰药业、斯琦丽康医疗器械等8家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办理期末留抵退税900万元,为908家企业减免社保费3000万元。

牢固树立“平台思维”

红山高新区牢固树立“平台思维”,狠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投产,切实维护良好的建设环境,主动优化营商环境,去年园区落地新建项目48个,共办理前期手续168项,其中,园区在项目入驻前期积极对接发改、经信、国土、规划等部门为企业手续办理提供指导协调服务,确保了项目按期落地开工建设。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换来的是新项目和新投资的不断涌入,截至目前,2019年已落地新建项目32个,高新区继续发挥帮办、跑办服务,现已协助企业办理完成各项手续150余项,成功推动24个项目开工建设。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组织协调部门联动、筹建搭设服务平台、推广应用区域性评估等举措,实施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专项盯办和全程跑办帮办代办的“保姆服务”,区域化产业新动能正在集聚。

推进人才创新驱动

红山高新区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方面着力用好人才政策、做好典型带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融合联动。人才培育方面,高新区现有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创业人才1人,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获得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10个,“草原英才”8人,是自治区“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取得“草原英才”滚动支持项目。在人才引进方面,依托泰领海创生物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促进16名博士等高端人才参与研发合作,扩增DNA增强剂、富勒烯等高科技产品陆续落户高新区。

对园区35家规模以上企业及新入驻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技能培训情况进行摸底汇总,与赤峰农牧学校、赤峰学院、赤峰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接,根据企业所需专业开设培训班;盘活闲置企业资源。定期调研园区内闲置厂房资源以及厂房的用电负荷、水费、租金、食堂、宿舍等配套信息,编写《停产半停产企业盘活方案》,加快对闲置土地等生产要素资源合理利用,结合目前盘活源康、浩克等企业8家,清理整顿规范管理20家。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

红山高新区推进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积极协调引进税务、交警、劳动仲裁等职能部门入驻政务大厅;优选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园区,筛选优质工程规划、设计、评估、财会、法律等品牌推广等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家门口服务;加快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建设,依托运营管理团队优质资源,通过项目对接、入孵、落地、人才和专利落地、产学研资源战略签约、海内外产业考察团、重大活动举办等提升区域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将红山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建设成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标杆,提高企业孵化成功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促进孵化企业的科技成果在红山高新区产业化集聚落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红山高新区将继续紧紧围绕提效能、降成本、优服务,破解各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全面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