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测报员袁晓文:32年的坚守

距离呼和浩特市180公里之外的达茂旗,有一个百灵庙地震台,说起它,同行们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该地震台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贡献了大量原始观测数据。这一切,都离不开地震台53岁测报员袁晓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闲时喜欢看书

9月3日上午,得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联合阿里巴巴举办“我给妈妈化个妆”公益活动,远在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地震台的袁晓文决定报名参加,“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我一直坚守在这一方阵地里,很少陪伴妈妈,从没有带她去看过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没有给她好好打扮过。”袁晓文在电话里说。

认真工作

查看监测数据

感动于袁晓文的一片孝心,9月7日清晨,记者和呼和浩特市丽妍美容美发化妆学校的两位老师沿着乡间小道,穿过一座长长的大桥,在达茂旗百灵庙镇北山脚下一处茂密的树林中,找到了百灵庙地震台。这是一处低矮的平房,院子里一棵粗壮的果树上,红彤彤的小沙果挂满了枝头,偶有飞鸟掠过,在寂静的院子里显得甚是突兀。

查看之前地震监测数据

丽妍化妆师传授袁晓文化妆技巧,给妈妈化妆

走进地震台,一张办公桌,一台观测仪,一台地震数据采集器,网络及后备电源系统,桌面上的数据终端正实时显示地震波的记录情况,这就是袁晓文的办公室。办公室隔壁,有可以休息的单人床和厨房。早些年还需要人工监测的年代,地震台需要有人24小时值守,袁晓文就吃住在地震台。“我是1988年参加的工作,记得1996年5月3日11时32分,包头发生6.4级地震,当时震感特别强烈,屋子里的东西都在摇晃,还能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大大小小的余震就有数百次。那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的最大的一次地震。当时使用的是DD-1模拟记录仪图纸记录数据,一圈是6分钟,这次地震光是图纸就记录了9张。当时我很慌张,但是作为测报员,我不能跑啊,需要把这些数据准确记录分析,在10分钟之内迅速报给上级部门。”袁晓文回忆,那时候是电话速报,但地震台电话线经常出现故障,需要到百灵庙镇里的邮局去打电话,每次要过一条很宽的河,没有桥,只能穿着齐腿根的长雨靴蹚水过去。直到2000年,百灵庙地震台数字化观测系统作为子台并入呼和浩特数字化遥测台网,地震台才正式进入数字化观测时代,2009年,百灵庙原有的DD-1模拟记录仪撤销,不再用大震速报,观测数据通过光纤就能直接自动上传到自治区地震局,工作相比以往确实轻松了很多,但袁晓文丝毫不敢放松,32年如一日坚守在岗位上。

丽妍化妆师为袁晓文精心装扮

查看监测设备

袁晓文的爱人李雪飞曾经在百灵庙地震台工作,前些年工作调动到了其他地方,这里就只剩下了袁晓文一个人。

“这么多年守在地震台会觉得枯燥吗?”记者问。袁晓文望着院子里的一砖一瓦笑着说:“枯燥啊,可是责任重大。虽然我每天从事的就是这些简单数据记录工作,但是不能有半点马虎的。”

办公室就是家

得知记者要来,袁晓文76岁的母亲池兴华在地震台早早地等待着,她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上去精神矍铄。“先补水,再打底,眼窝得涂点眼影,这样看上去深邃一些……”袁晓文在化妆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给母亲化起妆来。池兴华早年在百灵庙第一小学当过十几年的教师,因为声带受损,转行去了别的单位,忙于照顾家人,平时也很少打扮自己。对于女儿袁晓文,她更多的是心疼:“说起来也是和百灵庙地震台有缘,这个地震台承载了我们一家两代人的记忆。晓文的父亲最早就在这个地震台工作,后来晓文和女婿也在这里上班,他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个地震台出生的。那时候条件艰苦,闺女基本就被困在这山坳子里了,一年也难得出去几次,好在现在都熬过来了。”

给妈妈画眉

此次公益活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包括《北方新报》在内的全国30家主流媒体,启动“我为妈妈化个妆”大型公益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子女为妈妈、奶奶或者外婆化妆前后的视频、图片,寻找背后的亲情故事。活动时间为8月24日至9月24日,投稿热线:0471-6651113,邮箱:bfxbjzb@163.com。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张巧珍  孙  慧  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牛天甲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