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强化仪式感更能提升家庭责任感

结婚颁证将强化仪式感,成为近日热议话题。根据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学会管理婚姻,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将探索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通过引导婚姻当事人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告婚姻缔结,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同时,开发婚前辅导课程,编写教材和宣传资料;此外,还提出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鼓励当事人邀请亲朋好友共同见证。

增强仪式感,有用吗?在很多人眼中,领结婚证的意义只是表明了婚姻的合法性,仪式感更体现在婚礼中。再说,当婚礼仪式感逐渐褪去,新人的互相承诺往往随时间淡化,特别是婚后生活的各种矛盾逐渐累积、升级,双方的关系变得剪不断理还乱,离婚的大有人在,有人甚至留下不再相信爱情、不敢再谈婚姻的痛苦回忆。

处理好婚姻关系,是古今中外的难题,不存在锦囊妙计。但也必须承认,不幸的婚姻、离散的家庭背后,也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对婚姻认识不足,对婚后生活准备不足,尤其是家庭责任感的缺失等因素,不仅普遍,而且异常突出。“没想到你是这么个人”、“当时真是瞎了眼了”,这是很多人婚后经常埋怨指责对方的话,足见双方在婚前并没有打好预防针。今后有了婚前辅导、领证仪式,并非一定能解决婚后问题,但不打无准备之仗,总比毫无准备进“围城”要好。

仪式不同于形式,形式也未必都沦为形式主义。民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403.4万对。在我国结婚率持续走低、离婚率持续走高的当下,特别是针对视婚姻为儿戏的年轻人,在庄重神圣的仪式中,宣读结婚誓言、领取结婚证,让当事人感悟铭记婚姻家庭蕴含的责任担当,不失为有益的尝试。早在几年前,上海、山东、湖北等地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就已推行免费结婚登记颁证仪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积极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不只提出做足“预习功课”,还就婚姻家庭建设、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和离婚辅导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探索离婚冷静期内对当事人开展婚姻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支持开展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面向社区积极开展亲子教育、防家暴教育、生活减压和社会支持等预防性专业服务。爱情是两个人的私事,但婚姻则是两个大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大事,而自古讲求“修齐治平”的中国人更懂得,家庭和谐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意义。(贾亮)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