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扎根农垦大地 续写发展新篇 ——记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王士奇

王士奇现任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格尼河农场场长。自2008年担任农场领导以来,他凭着无私奉献、敬业创新的主人翁精神,精心管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2018年,王士奇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农垦精神的忠诚“继承者”

王士奇是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农垦人,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性格。怀着对农垦的深厚感情,大学毕业后,王士奇毅然回到了养育他的格尼河农场工作。他先后担任过门市部会计、生产队会计、队长、副场长等职务,任场长时他年仅36岁,是全垦区最年轻的场长。

王士奇刚上任时,正值格尼河农场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他除了要抓管理、抓生产,还要肩负起带领职工群众致富的使命,工作非常辛苦,很少有休息日,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忙人”。王士奇说:“作为农垦人,我们首先应做好‘农’字文章。”本着这个目标,他带领全场上下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在任场长的第二个月就组建了机耕队,迈出了格尼河农场走向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第一步。在他的带领下,农场制定了《引进现代农机具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制度,10年来累计投入数千万元购置大型现代农机装备,如今机耕队已拥有200余台(套件)现代农机装备,作业面积达10万亩,不但利用现代农机优势提高了生产力,为农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还承担着周边企业和农户的代种、代耕、代收服务。王士奇特别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连续多年带领科技人员与中科院、东北地理农业生态研究院等数家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实验、繁育、推广优良品种70余个,年繁育良种170余万斤,大力推广实用增产新技术,为企业和地方农民的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提升了垦区和地方农业的整体水平。

自他任场长至今,格尼河农场各业总收入累计实现27.6亿元,利润1.5亿元,职均和人均收入较2007年分别增长了275%和413%,提前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环境优美、场风文明”的目标。

职工群众的贴心“服务者”

王士奇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因农场距离集团有近500公里,为了节省住宿费用,每次去开会他都是凌晨3点出发,回家夜已深。打印材料时他都要求双面打印,节省纸张。在他的率先垂范下,农场的各项经费都花在了刀刃上,大家在私下里都亲切地称他为“抠”场长,对于这个昵称他毫不在意,他说治企与持家是一样的,要保持节俭的好传统。

正是这样一位“抠”场长,在民生建设上却很大方。他立志要让农场的群众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人居环境。在他的带领下,格尼河农场利用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企业配套等多种形式,累计投入1.57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共改造危房2000余户、建水泥路200余公里、修建休闲广场12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65盏等。现在全场各队房屋街道整齐划一,每到夜晚街上灯火通明,广场上热闹非凡,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得到极大提升。

除了提高群众生活的硬件水平外,王士奇还注重用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致富。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他提出了扶持群众发展养殖业的思路。他不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帮助养殖户联系低息贷款解决启动资金问题,还制定了达到规模养殖户补贴资金的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补贴200余万元。

“有困难找王场长”这是格尼河农场群众的心声。农场一位职工的妻子患了脑血栓,家里为了治病已欠了不少债,生活十分困难。王士奇得知情况后,自掏腰包给予其帮助,同时联系相关部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低保,真正解决了职工的困难。在王士奇的带领下,农场还设立了大病特困扶助资金,专门帮助困难群众。王士奇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为群众办事,花多少钱都值得。”

王士奇在农垦改革发展的大潮中胸怀大局、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报效农垦的誓言,带领新时代农垦人续写振兴农垦的新篇章。

记者 张莹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