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脚踏泥土 心系百姓 ——记大城子镇北台子村第一书记王树勋

走进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北台子村,不时听到村民们对王书记的夸赞声,这个令村民们赞口不绝的王书记,就是县中医蒙医医院(赤峰市精神病防治院)派驻北台子村的第一书记——王树勋。

从机关干部变成了基层党组织的“班长”,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村民身边,从村民冷眼相待到衷心拥护,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王树勋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断改变着所在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和制约发展的水、电、路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8年、2019年被宁城县委、县政府评选为“优秀驻村干部”;获得宁城县第九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赤峰好人榜”。

王树勋是县中医蒙医医院办公室主任,2018年3月被组织下派到大城子镇北台子村任第一书记。北台子村,位于大城子镇西部,在2014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村,辖11个村民小组,964口人,人均耕地3.36亩,均为旱田,截止2018年8月底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6户272口人,贫困发生率为21.58%。由于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定居或者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是体弱多病、身体残疾的老年人,这样的老年人全村有400多人。

任职之初,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他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村里,准备有所作为,通过与村两委班子沟通和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发现,村子里的情况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乐观。

面对这意想不到的问题,王树勋一下子不知所措了,工作无从下手,一时间工作没有了方向,这让他非常的苦恼,可组织派他驻村帮扶,就得干出点成绩来。天生不服输的他经过几个不眠之夜后, 决定从眼前贫困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逐一破解所有难题。  

王树勋将村里的情况汇报给医院领导,得到医院领导支持,先后组织了4次义诊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健康扶贫力度,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不受病痛的困扰,4次义诊送药5000多元。   

王树勋说:“村里的独居、病残老人多,为了保证他们的生产生活安全,我们驻村工作队随时到老人们家里了解家庭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村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院子,这是市、县为村子里无人照看的老年人所建的幸福互助院。这里为老人们提供的房屋和水电全部免费。冯国祥大爷今年68岁了,患有脑梗,老伴腰间盘突出,子女都在外地,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经鉴定成为危房,进行拆除。王树勋把冯国祥的情况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得到批准后帮老两口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幸福大院。由驻村工作队出资购买了蔬菜种子,分配给这里的老人们,在幸福大院的菜园里种上各类蔬菜,实现蔬菜共享,既能使老人们吃到新鲜的蔬菜又节约成本,冯国祥大爷对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的满意。

如今幸福大院里已经全部有老人入住,驻村工作队成员都是医护人员,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还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疗专家服务的待遇,更是解决了老人们病痛困扰的问题,老人们将在这里度过非常幸福的晚年。  

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要发展产业, 可北台子村海拔在1400米左右,土地贫瘠,无水浇地,无霜期短,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年收益每亩仅仅200元左右。多年不变的这一状况,制约了北台子村的经济发展。“孵化产业,扶植产业;产业上规模,产业带动贫困户。”王树勋驻村后,与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多次聚一起,探讨北台子村的发展出路,达成了这一脱贫攻坚共识。

基础母牛、肉羊育肥是王树勋重点推进的一项富民产业。村民徐有今年48岁,家里四口人,两个女儿在上学。2017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初家里只有3间破旧的土坯房,10余亩地,仅靠种点莜麦、土豆、玉米过活,一年到头也就收入两三千块钱,加上两个孩子上学费用,日子过得很困难。在2018年用扶贫资金购买了基础母牛4头,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3头,总价值达15万多元。今年徐有3万元卖了两头牛,5月,徐有的3间破土房推倒重建,二女儿落实了教育补助,日子越来越好了,用他的话来说,自打国家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他家得到的实惠很多,房子盖新的了,大女儿考上研究生了,牛越来越多,生活有盼头了。

宋玉林家5口人,祖孙三代住在3间60年代建起的土坯房内,生活靠几亩薄田与其子外出打工维持。2017年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要求,宋玉林家应该整户分散搬迁。

宋玉林说,刚开始时王书记做工作让他搬迁,他根本不愿意搬。这里是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哪都熟悉,让全家搬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想想都难。但是王树勋没有气馁,他多次入户做宋玉林的工作,摆事实,讲道理、算经济账,2018年,宋玉林整户分散搬迁至大城子镇瓦南村,为其购入100余平米住房,落实基础母牛11头。2019年,宋玉林经营的11头牛生了9头小牛,售出后收入10余万元。今年,宋玉林的基础母牛已发展到16头,有8头即将分娩。

自从听王书记他们的安排,宋玉林全家搬到瓦南村以来,宋玉林的儿子宋铁柱也不用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打工了,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找到活,他们两口子到万亩番茄园区打工,每月也能收入7000多元,现在干劲十足。

北台子村目前有116户贫困户272口人,均获得每口人6000元的扶贫资金,购买基础母牛一头,用于发展产业。现在,全村基础母牛存栏622头,部分养殖户发展成效显著。  

肉羊养殖业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现在全村基础母羊存栏2300只。同赤峰亿豪肉羊产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肉羊育肥基地已经建成。这个基地投资50万元,占地10亩,采取“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助力群众脱贫。 采访中王树勋告诉记者,“产业是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第一抓手。北台子村历经艰难,已把产业搞了起来,但目前还不大、不强,凝神聚力、攻坚拔寨,做大做强产业项目,是北台子村正在走的一条长久的富民之路。”   

北台子村由龙头山、大营子、小北沟、小南沟等11个自然组组成。王树勋驻村以来,村里谁家几口人、名字叫啥,有几亩地、地里种的啥庄稼,他都能随口说出。10月24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北台子村小北沟自然组,发现村里是清一色的水泥路,巷道、各家各户门前的小道儿,也全被硬化了。  

以前村里主路是条河滩路。出村进村只能走着或骑摩托车,汽车根本进不来。如果下雪,整个冬天村民们都不能出山。王树勋到处争取,跑来了项目和资金。7月至9月,北台子村小北沟、小南沟、龙头山3个自然村的土路全被硬化了,至此,北台子村的11个组全部通上了水泥路。

北台子村四组、五组原来建有自来水,可是从几年前开始,每到10月中旬就开始断水,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开始有水。两个村各有一口井,断水期间,村民们都要到村里唯一的一口井挑水吃。王树勋了解情况后,将此事作为一个项目报到了党委政府,项目很快批了下来,经过1个月的建设,两个组1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今北台子村的道路、通讯畅通了,健康扶贫成效显著,产业有了持续发展,特色中草药红花试种成功,村民有了安全住房,无人照料的老人们生活有了保障,这些都离不开王树勋和工作队员的辛苦付出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由于长期在村里驻守,帮助村里发展经济,解决各类涉及贫困户切身利益的问题,王树勋经常是半个多月不能回家一趟。王树勋的女儿今年14岁,正在上初中一年级。王树勋的妻子在县医院统计室工作,每天要加班加点地工作。遇到中午回不去的时候,就托付给邻居去接孩子,中午饭就在邻居家吃。王树勋的儿子今年3岁,王树勋驻村后,便把儿子送到乡下的父母家里照顾。驻村三年来,家里的大事小情王树勋都扔给了妻子,节假日难得的回家一次,晚上还因为一个电话就开车往村里跑,这让妻子和孩子对他产生了不满情绪。

直到今年“五一”期间,王树勋带着一家四口来到北台子村,让她们体验了一下驻村生活,当妻子女儿看见他为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宣讲脱贫政策、想方设法解决贫困群众实际问题而劳累奔波、着急上火时,对他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 ,对他顾不上家的做法有了深深的理解。

有了妻女的理解和支持,王树勋在工作上更有干劲儿了。他说,妻子女儿的理解,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他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好健康扶贫促进产业发展,多措并举发展产业项目,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困难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改变生活现状,改善生活条件。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