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扛起“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要的执政理念。

当前和下一步最为紧要的是要结合实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做好“六稳”工作,也就稳住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落实好“六保”任务,也就保住了“底线”。

第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要深化思想认识,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密切关注、认真排查、严格管控从中高风险地区进入人员。二是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按照网格化管控要求,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防疫情输入。三是严格按要求落实好隔离、检测各项防控措施,着力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务必答好疫情防控这道“加试题”。

第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是紧紧盯住产业扶贫这个巩固脱贫成果的长久之策,完善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使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二是要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抓好问题排查整改。要聚焦“五项整改”,抓落实、抓具体、抓责任、抓督导,推进完成高质量排查整改。三是紧紧盯住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第三,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抓居民就业。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力争每个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二是抓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那些低收入弱势群体采取兜底保障的办法实现基本生活保障。重点是完善低保户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应保尽保”。三是抓好人居环境改善。要以国家“两新一重”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垃圾分类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事关人居环境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工作理念决定工作行为,工作行为决定工作质量。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不躲避责任,不回避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期盼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做到人民至上、造福一方。

(郭树升)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