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首府:建设生态城市 焕发崭新魅力

蓝天共碧水,山水城相依。与过去相比,如今的青城增添了更多绚丽的色彩,城乡处处姹紫嫣红,潺潺的碧水穿城而过,干净整洁的道路联通市区,一个个公园、绿地像宝石一样点缀在城市之中,一幅幅“人在画中游”的美丽景象跃然眼前。

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城市建设呈现出绿色、生态、整洁的全新面貌。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生态城市的迅速发展,再到成为住建部确定的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首府“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正在照进现实,照进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城市海绵体 青城新品位

垂柳依依,碧波荡漾,飞鸟盘旋……在成吉思汗公园内,三五成群的市民正在休闲娱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映入眼帘。

环顾四周,水生植物、水域廊道、下沉式绿地等一块块海绵体在此植入,作为海绵型公园试点,成吉思汗公园在提升城市景观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有效吸水,实现良性水循环的作用。

彩色的,可以吸水……呼和浩特火车东站、鄂尔多斯东街天和公寓门前、水上公园北街人行道等多条道路,都已从普通路面改造为海绵道路。记者从市市政工程管理局获悉,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海绵公园、海绵道路只是我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在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充分考虑雨水渗蓄和利用功能,加大乔木和灌木栽植比例,形成乔、灌、地被自然多层次合理配置的植物群落,有效提高了绿地对雨水的滞留和疏渗作用。同时广泛应用透水材料铺装,采取绿地下沉处理,坡地修建鱼鳞式树穴,设置渗水井、雨水收集池,选择适应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等措施,充分发挥绿地、湿地和景观水体的雨水调蓄功能,最大效率地消纳自身及径流雨水,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的“海绵”作用。

清洁城市 打造新形象

盛夏七月,青城被浓浓的绿意所覆盖,盛开的鲜花,碧绿的树叶以及成片的草地都让整个城市焕发着不同的活力。

而在这其中,一个个忙碌在街头巷尾的环卫工作者也成为了城市一抹独特的风景。

“现在打扫的是越来越精细,累虽累点,但看见城市更整洁了,我们心里特别高兴。”在呼伦南路的人行道上,环卫工人李师傅正在认真清扫着路面,而在他的周围,同组的同事有的正在擦拭护栏,有的则在清除张贴的小广告。

一旁的马路上可以看到洒水车正在马路上缓慢行驶清洁路面;环卫工人正在拿着电动高压冲洗车的水炮冲洗着地面上的污渍……

据了解,为了让城市更加清洁,我市环卫部门对保洁管理进行提质升级,快速、高效的开展深度巡回清洗保洁、垃圾收运、道路清洗等环卫作业。加强垃圾清运力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重点区域“随产随清”;确保“垃圾不落地”在城市管理中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垃圾分类 形成新风尚

饮料瓶回收机,废纸、废衣物和电子废弃物等垃圾都有专门的投放箱,在位于赛罕区巨海城9区内,不同的分类垃圾箱详细且醒目。

“遥控车的电池要放到这个箱子里,这些废纸要放到那个箱子里……”对于小区居民张婧来说,垃圾分类早已经成为了融入生活的一种方式,不仅自己和丈夫完全参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会用实际行动引导教育自己4岁的儿子。在这里,垃圾智能分类的“新生活”已经成为了小区居民早已熟悉的生活方式。

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我市自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紧抓体系完善、标准制定、人员配置、经费保障、宣传培训、典型示范等关键,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此外,我市还有效破解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深层次难题,形成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将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原则,相关职能部门指导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有物业服务管理的公共机构,由物业公司按照“四分法”要求,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工作;无物业服务的公共机构,由管理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的收运工作。

当下,环境绿了,天更蓝了,水变清了,景变美了,首府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成果正在更大限度惠及民生。(记者 刘军)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