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追求卓越展风采 ——记内蒙古兰太钠业有限责任公司泰达制钠厂职工赵明英

赵明英,一个默默奉献在制钠行业核心技术岗位的排头兵。

1997年,他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内蒙古兰太钠业有限责任公司泰达制钠厂工作,这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赵明英怀揣着激情与梦想,一直秉持着敬业、专注、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基层一步步历练成为公司核心技术领域的基层工作者,为兰太钠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加工作之初,赵明英从一名基层的铆工干起,之后是焊工、钳工,一路上,他凭借刻苦、坚韧、细致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成为铆焊组长、电解换膜工、精制主操。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留下了他不懈努力的身影。

自担任电解工艺专工以来,他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他坚持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对分管工作不断提出改进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和巩固精细化管理机制,持续提升岗位管理水平,坚持提质增效和低成本战略,全力向标准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目标靠近。

做为化工企业的一员,赵明英深知化工企业生产危险特性。“生产工艺控制不好,管理不严,细节操作不当,任何疏忽都可能影响现场工友的身体健康,导致厂区环境和外界环境空气污染。”赵明英说。

于是,针对其影响环境的部位操作以及设备本身存在的粉尘钠烟外排部位,他带领工友一一排查后逐一进行小改造,并细化人员操作步骤,与净化系统设备相配合。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现场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持续减小,最终解决了污染环境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赵明英与分厂领导多次共同研究,现场绘制草图,设计制作了多品种铸钠机金属钠钠棒出口滚动装置,安装使用后,既保证了产品外观质量,又确保了人员安全,且精钠回收率较上一年度更趋于稳定。他管辖的范围内全年未发生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连续6年内未出现质量事故与信息反馈,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这一发明已上报内蒙古自治区相关专利部门。

2019年,赵明英在班组推行“上标准岗、做标准业、干标准活”,进一步加强新电解槽安装验收、开槽填料、对膜换膜、日常调整等系列工作,不仅有效降低各环节人为因素的累计误差,降低了各项消耗指标,而且提高了工艺参数合格率,使最佳平均单槽粗钠产量达851.01千克,吨钠直流电单耗控制在9980度左右,单月最佳电效达91%以上,全年平均电效达90.82%以上,远远超出美国杜邦电解槽电效86%—88%的水平,创造了显著的效益。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金属钠生产原料及产品运输受阻,库存量激增,兰太公司及钠业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分厂领导第一时间决定停槽减产。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紧缺不利形势,赵明英冲在了战“疫”最前列,他和同事认真谋划,统筹安排,积极部署了此次集中停槽工作,协调解决了人员调配和工具等问题。经多次与分厂领导调整电解槽电流强度,最终得到了维持电解槽平稳运行的最低电流,为后期停槽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属钠产品发运困难的问题。

赵明英通过努力学习,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以突出的业绩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多次被评为兰太公司及分公司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及最美工程技术人员。他指导发布的多项QC成果、五小成果及改善现场环境治理项目课题多次获奖,经他指导研发的五小成果项目已通过自治区专利部门认证。2015年赵明英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18年被评为乌达区“身边好人”;2019年荣获中国盐业有限公司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获得“乌达工匠”称号。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的事业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赵明英说。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创造较为出色工作业绩,一切都源于热爱,因为热爱岗位,热爱集体,他才能在工作中积极实践,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也因为热爱,他才会坚持不懈在自己的岗位上追逐理想,实现自身价值。

(蔺丽华)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