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重整田畴织锦绣 润泽沃土惠民生

巴彦淖尔市农田特点是土堆多,地块杂乱、不规则,以往实施农田建设项目,大多是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该市结合项目区农田现状,按照“大破大立”的土地整治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夯实了农田基础条件,提高了土地效益,让河套现代农业有看头、农村有奔头、农民有甜头。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实施农田建设项目1213.83万亩,投资118.7亿元,初步改变了我市耕地灌排不畅、积土遍地、渠路杂乱、地块分散、地力不均的现状,形成了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田成方的高标准农田良好格局。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狠抓工程质量

近年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巴彦淖尔市以项目法人制、公告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审计制和自治区相关管理制度为基础,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设计变更、安全管理等制度,督促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使项目工程管理科学规范,确保工程达到设计服务年限,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市级主管部门组织骨干力量跟踪督查各旗县区工程质量和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旗县区采取内部培训和抽调、聘用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确保工程管理人员满足项目工程建设需要。同时,巴彦淖尔市鼓励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实施,形成旗县区、镇、村、组干部和农户五级联动局面,组织农户成立议事小组,全程参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

狠抓工程质量、抢抓进度。倒排工期,要求项目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认真评估总工程量,按照工程量落实足够的工人和机械设备,按每月、每周、每日分摊倒算工程任务,列出工期排序表,落实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规划 大破大立

重整沃土良田

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让项目所在地农民全程参与、全面谋划项目工程建设,极大地调动农民参与土地综合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使项目规划设计符合当地实际、满足农民意愿,是巴彦淖尔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原则。尤其是五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该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即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完成整治后重新分配经营,从根本上实现了项目区内渠相连、路相通、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碱能降的目标。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巴彦淖尔市还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做好“工程节水、管理节水、农艺节水”三篇文章。近年来,全市范围内普遍实施了渠道衬砌工程,积极推广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水肥一体化、测控一体智能配水示范基地,实现农业高效节水。抓示范带动,以项目区示范带动为引领,做精做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先后实施了“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高标准示范等项目,为现代化农田建设综合体建设打下基础。

富民、节水、改善环境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放大,让农民真正受益,是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大批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建设“强农”效应突出,全市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耕地质量大幅提高。

在富民方面,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耕地亩均增产10%~15%,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地力水平提升至少一个等级,亩均增收200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同时,促进了项目区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让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转移就业,成为“农业工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在土地利用率方面,通过对项目区内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清理田间积土、平地缩块、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极大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变了土地结构,实现了农田高效利用,为土地全托管以及半托管等社会化服务机械作业创造了条件。同时,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按照3%新增耕地率计算,每万亩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面积至少300亩,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区可耕种面积。促进了土地规模化流转。近年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逐年上升,2018年达到308.7万亩,促进了小农户分散经营向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为建设“天赋河套”品牌、打造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夯实了基础。

在节水方面,项目实施前,项目区内作物生育期灌水一般为2~4轮次,轮灌期一般为8~15天,综合毛灌溉定额大约为每亩500~600立方米。项目实施后,通过对内斗、农渠进行防渗衬砌,对建筑物进行配套改造,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进田间灌水、平整土地,大大缩短了灌水时间,减少了灌水次数,作物灌水周期缩短至3~5天,毛灌溉定额减小到每亩400~450立方米,每亩耕地综合节水约80立方米。在井灌区内,通过打井、铺设PVC管道、安装滴灌设备等,每亩耕地综合节水约200立方米,切实有效节约了灌溉用水量,提高了灌溉效率,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极大改善了项目区农田灌溉条件。

在生态方面,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通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宽林带、大网格造林,使得项目区形成了错落有致的人工绿色农田生态系统,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生态环境,提高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记者 黄景莲 通讯员 王朋 高晓龙)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