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姚东旭:决不认输的“硬气汉子”

□包圆圆

夕阳西下,在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设施农业种植大棚内,一个消瘦黝黑的汉子刚刚完成这茬大棚作物的收割作业,他边关门边往外走,看起来比几年前更加瘦小。他叫姚东旭,35岁的他脸上从来都是孩子般的纯真笑容,即使生活每每压得他喘不上气,但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对家庭的责任。

2011年,26岁的姚东旭成家后便和父亲共同购买了3栋大棚,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有了儿子后,姚东旭的生活更有了奔头。但在2016年,四岁的孩子突然昏厥,姚东旭夫妇四处寻医,终于在北京确诊为罕见的溶血性贫血。夫妻俩一愣,这从未听过的病症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砸在了他们二人身上。接下来长达两年的求医路花掉了20余万元的积蓄,同时也慢慢拖垮了家人,日渐衰老的父亲、身患风湿手指变形只能从事简单家务的母亲、面容憔悴的妻子、每次治疗时痛苦哭泣的孩子、举债求医的艰难,无疑给了这个身材瘦小的男人巨大的压力。

2017年12月,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来到姚东旭家了解情况,并将他家识别为建档立卡户。驻村第一书记杨飞说:“国家的扶贫政策会给孩子的治疗带来希望的,你们全家都要挺住。”在国家扶贫医保政策的帮助下,孩子的病情日渐稳定,终于可以回家依靠口服药物控制病情,但每月1000余元的进口药物和每年一次往返北京的复查费用,也让这原本千疮百孔的家庭倍感压力。

2018年3月,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再次到他家入户走访,姚东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几年也没好好务农,但是耕作的手艺绝对没忘,我会靠自己的双手摆脱现在的困难,三十几岁的人不能全靠咱们帮扶政策,孩子妈妈也去幼儿园务工,既方便照顾孩子也能赚些钱贴补生活。”驻村第一书记杨飞感受到他摆脱困境的决心,便立即和村里商量为姚东旭申请了3栋大棚,为期三年免费种植。同年7月,姚东旭又用借来的7800元租了3栋大棚,加上自己原本的3栋大棚,姚东旭的产业发展之路也打开了局面。栽培技术、棚内干湿度、大棚养护、选种育苗等等环节,不懂的就向专家求教,姚东旭挑选栽培的黄瓜、豆角、西红柿、香葱、水萝卜菜、辣椒等作物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这9个大棚两年多的经济效益有9万多元,很多批发商年初就预定了我的菜,到可以收获的月份他们自己来摘走,免去了我自己运输的麻烦,钱直接就到手了,现在农民只要肯干,日子真的一天比一天好。”姚东旭高兴地说。

2019年底,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只需每月一次到盟医院花费400余元做血生化化验,费用也大大减少。如今的姚东旭已经有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乡里已经把我纳入了乡土人才发展计划,接下来我想发展蔬菜的私人订餐。”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