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五原县林业生态扶贫为贫困群众打造“绿色银行”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林业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坚持在“一个战场”打赢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大力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经济林基地、村屯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不断激活林业生态“红利”,田间地头的林业生态成为贫困群众的“绿色银行”。

全力发展林业绿化。严格落实京津风沙源治理、村屯绿化等林业重点工作,加大重点工程、林业绿化建设,使各项林业生态扶贫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7.68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4.34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3.34万亩。覆盖全县9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农场39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 ”;二是实施村屯绿化工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坚持把生态扶贫与村屯绿化相结合,全县117个行政村872个村民小组全部绿化,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群众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实施土地流转植树绿化。在实施重点区域绿化过程中,对贫困户的土地优先流转植树绿化,为417户贫困群众带来生态补偿金,户均年增收2500元。

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品一园、一园一田综合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市场引导、政府扶持、林草部门技术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使其成为生态富民产业和生态支撑产业。一是打造林果经营联合体。积极引进企业和合作社投身经济林基地建设,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林建设。发展培育1家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经济林示范基地25处,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1.8万亩以上;二是打造林果庭院微经济。依托147个立地条件好的自然村,无偿发放梨、李、杏、苹果等各类苗木20余万株,带领贫困群众利用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发展庭院林果经济,建成庭院林果经济示范户4785户,其中贫困群众194户,户均增收1000元。

努力发展林业就业。坚持能聘则聘、优先聘用的原则,努力在林木管护、林果采摘等工作中吸引聘用贫困劳动力。一是尽力开发公益岗位。设立贫困群众护林员公益性专岗,聘用贫困群众10人,人均年工资8000元,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二是尽力发展务工岗位。在经济林基地积极开发临时性务工专岗,累计聘用贫困群众26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讯员 郭浩)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