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拉贝先生的后代安全健康,被他救过的几十万中国人的子孙放心了

五月以来德国开始“弹性解封”理发店等各类商铺重新营业

“中国的辛德勒”拉贝先生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此前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各界人士得知后竭尽全力支援

图为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目前,他与家人健康状况良好他们居住的城市疫情也稳步好转这些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让一直挂念他们的国人松了口气

托马斯·拉贝说孩子们十分珍视与中国的友谊相信对中国的爱将会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4月21日,托马斯·拉贝和海德堡市政府代表接受物资捐赠。 中新社发 德国海德堡市 供图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在全球疫情形势加剧之际中德这段相隔了83年的情谊再次“相遇”,令人动容

跨越83年的守望相助,拉贝后代向中国求援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目前是德国海德堡医院的医生3月底,他向中国来信求援说急需一种德国已停止生产的抗疫药物

拉贝后代向中国求援 中国药企免费赠药

托马斯·拉贝告诉使馆工作人员他和家人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并伴有明显症状但德国境内有效药品已断供医院的防护物资也出现紧缺情急之下,他只能求助于中方

获知托马斯•拉贝求助后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随即与工信部联系很快找到了相关企业得知此事后浙江医药企业当即决定免费赠药

中德两国国旗上方,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桥巍然耸立,两只大手跨越国界紧紧相握。

拉贝后人的求助信息也惊动整个南京城不管是药品,还是口罩、防护服南京鼎力相助

南京市外事办公室欧非处相关负责人说,“收到消息后,我们立刻准备了捐赠方案:除了给托马斯·拉贝及其亲友、其工作的海德堡大学医院准备医药物资之外,考虑到多年的友好交流,南京也想为海德堡市捐赠一些物资。”

可是,托马斯·拉贝急需的药品在中国国内也非常少见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纷纷行动

筹集到620瓶指定药品30000只口罩、200套防护服

四月中旬,国际航运几近停运这也是一个难题

最终,这批特殊的医药物资还是通过江苏包机捐赠到了德国

托马斯·拉贝夫妇在海德堡接受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物资捐赠。中新社发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供图

在物资抵达德国的次日清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工作人员驱车700公里赶往海德堡

把来自南京的“支持”和“加油”转交到海德堡市政府和托马斯·拉贝本人手上

此举赢得无数网友点赞“谢谢曾经的相助”“感恩,愿你们平安健康”“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拯救南京20多万生命的德国人

“拉贝后代向中国求援”的信息

让人的思绪飘向了83年前想起那位在“炼狱”般的南京城里庇护了20多万同胞的义人“老外”约翰·拉贝

拉贝先生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南京好友”“活菩萨”是一百多年中德关系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一直被中国人民牢记在心每年都有华侨华人在他柏林西郊的墓前献上鲜花

约翰·拉贝逝世70周年:中德友人自发纪念“南京好人”

约翰·拉贝于1908年来到北京时年26岁他先后在北京、天津到南京工作、生活30年

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屠城拉贝先生与多位国际友人自发成立国际安全区

因为拉贝的特殊身份他主动请缨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收容难民为他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

他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累计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其所著《拉贝日记》揭露日军暴行铁证被公认为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珍贵史料

电影《拉贝日记》海报

拉贝生前曾说,

“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都在这个国家(中国)愉快度过,我的儿孙都出生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获得了成功,我始终得到了中国人的厚待。”

然而,在回到德国后拉贝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被释放后身患疾病,生活拮据

南京市民始终感念着这位国际友人得知他的遭遇为他募集了一笔费用并且每月寄送食物包裹给他

他说,南京人民的友好支援使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赠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三一集团供图

如今

拉贝先生曾住过的小粉桥1号院子

成立了拉贝纪念馆

成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久保留

中德人士于南京拉贝馆缅怀“中国辛德勒”。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身为“南京荣誉市民”的托马斯·拉贝将《拉贝日记》南京卷原件捐出

托马斯·拉贝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医学界和史学界的交流

他与中国同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续写着中国与其祖辈的友好情谊

正如约翰·拉贝告别南京时说的:如果说我们外国人现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话,那我们有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这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忠实友好地帮助我们的中国朋友们……

我们的中国朋友……我希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至今把我们连结在一起的友谊,对你们大家,都是永久长存的。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