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种好草养好牛 卖好奶巴彦淖尔加快推进现代化奶业振兴

去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深入研究部署,成立了奶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符合巴彦淖尔市实际的《奶业振兴实施方案》,并把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责任清单,挂图作战。一系列发展奶业“组合拳”的实施,为该市奶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2019年底,全市种植优质牧草近100万亩,有牧场77处,奶牛存栏14.4万头,有规模化乳品企业8家,年产鲜奶64万吨,其中有机原奶产量38万吨。

当前,“种好草、养好牛、卖好奶”已成为巴彦淖尔市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有力抓手。该市计划用3~5年实现优质牧草种植300万亩,牧场达到近120处,奶牛存栏40万头,年产鲜奶200万吨以上,规模化乳品企业达到10家。一幅奶业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在河套大地徐徐展开。

聚焦绿色有机高端——种好草

在磴口圣牧高科乳业公司,当地农民种植3亩有机饲草可以养活1头牛,1头牛每年产生的粪便反过来可以滋养3亩地,苜蓿、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全程不施化肥,如此循环往复,不仅造就了圣牧全程有机产业链,还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牧草种植是良好奶源建设的重要环节,优质牧草经过精心处理后,可以成为奶牛营养套餐的最好原料,保证奶牛摄取足够营养的同时,也为高品质奶制品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巴彦淖尔是中国气象局认定的“黄金农业种植带”,有耕地1100万亩,是黄金奶源带,也是优质牧草产地。

今年,巴彦淖尔市聚焦绿色有机高端,加快选育和推广优质草种,坚持绿色有机种植,建设好优质牧草基地,为奶牛提供优质“口粮”。该市将依托大项目,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承接好、落实好、推进好项目建设,在未来3~5年规划建设3个百万亩优质饲草基地,即100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100万亩沿黄退耕还草还湿基地、10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推动形成乌兰布和沙区、河套灌区、沿黄生态修复带、乌拉特草原四大饲草产业带。其中今年计划建设160万亩,包括乌兰布和沙漠建设30万亩优质苜蓿基地、沿黄退耕还草还湿30万亩、青贮玉米种植100万亩。

聚焦模式创新——养好牛

今年2月份,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牛头攒动”,1000头澳大利亚奶牛正式落户合作社。2019年7月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启动运营,当时杭锦后旗俊峰奶牛合作社入股众诚1500万元,200多户村民入股2500万元,通过这种创新筹资模式,合作社顺利购回了这1000头奶牛。

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伊利公司+党总支+合作社+农民+贫困户”、村民自愿入股、收益按股分红经营模式,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运作章程和监管机制,确保入股村民资金安全和运营利润,让村民变股民。同时,合作社还可提供70~80个就业岗位、近万亩的青贮玉米订单和1万多亩秸秆过腹后发酵有机肥,这种循环发展模式激发了和平村养殖奶牛积极性。

奶源建设是乳制品行业重要工程之一,也是助力奶业振兴的关键。我市聚焦模式创新,坚持“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原则,推进共建共享、全民参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合力推动牧场建设。今年,我市全力推进伊利集团奶业振兴项目,即伊利公司计划投资100亿元,在我市建设国家级种养加一体化产业集群样板项目,实现新增优质奶牛存栏26万头,日产奶量达到4000吨。目前,首期投资51亿元,建设20万亩饲草基地、5座万头奶牛智能化牧场、1座万头肉牛养殖场、新建或扩建全球最先进的高端有机、智能乳品加工厂和饲料加工厂已开工建设。

同时巴彦淖尔市还积极推进蒙牛集团奶业振兴项目,即蒙牛要把市建成全球有机奶业之都,计划5年内奶牛存栏数量达到20万头以上,日产奶量达到3000吨,实现3个百亿目标,包括“种养”环节年收入突破100亿元、“加工”环节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有机乳制品”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聚焦全产业链——卖好奶

当前奶业已由安全期进入高品质时期,如何满足消费者高端化、差异化需求,越来越成为地区和企业决胜未来的战略导向。基于此,巴彦淖尔市聚焦全产业链,在“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基础上,按照“卖好奶”的要求,聚力产业链终端,力促伊利在杭锦后旗、磴口县各建设一个全球最先进的高端有机智能乳品加工厂,日收奶量由1500吨增加到4000吨。

据了解,一箱受权使用“天赋河套”品牌的圣牧有机酸奶,价格由原来78元升至98元,溢价率达到25%。为此,今年,巴彦淖尔市将聚焦“天赋河套”品牌建设,推动现有的8家乳品企业技改升级,特别是发挥伊利、蒙牛等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力促一批优质乳制品获得“天赋河套”品牌授权,打造品牌奶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和现代化的奶业振兴之路。(记者 黄景莲/文 高晓龙/图)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