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豆蔻

十三四岁的时候,不懂什么叫做少女情怀总是诗,那时候,所有的女孩子都素面朝天,大家都以白衬衣黑裤子为美,大家的头发也都是黑黑长长的一把,高高束起在脑后,随着走动跳跃不断起伏,洋溢着青春气息,那是我真正无忧无虑的豆蔻年华。

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赠别》,其中有一句便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少时初读,总不能理解二月初豆蔻初上梢头的美感,如今再读,只觉得满纸满眼都是内敛含蓄的美,都是隐藏于盛大背景下的细碎如星光的美。这是杜牧送给一名女子的惜别诗,在杜牧眼里,这名十三岁左右的女子,身段细长柔美,体态轻盈多姿,走起路来如弱柳扶风,笑起来如春风拂面,她像二月初开放在枝头的豆蔻花,袅袅婷婷,随风微颤,如惊弓之鸟,如洁白玉兔,永远都惹人怜爱。杜牧在诗中始终没有交代这名女子是谁,也没有点明自己和她的关系,但他说,春风十里的扬州路上,没有一个女子的容貌比得上她。这是一种艺术的描写,更是一种艺术的留白。所有倾城的国色,所有令人一顾再顾的容颜,都比不上这个灿若梢头豆蔻的女子的娇羞和袅娜。

对于为何杜牧会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我一直存有深深的疑惑,后来在见到豆蔻的果实时,我恍然大悟。豆蔻果的模样完全符合人们对少女的想象,它包含温柔、美丽、水灵的意向,可爱生动,清丽可人,心生对未来的期盼。这样的豆蔻果,用来形容女子果然再好不过了。

王雱因怀念自己的妻子,写下了一首《眼儿媚》,其中有一句格外引人注目: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是王安石的儿子,因身体虚弱一直缠绵病榻,不得不与妻子分居,他的父亲做主把妻子嫁给了别人,他因怀念而写下这首词。杨柳丝丝缕缕,在风中轻摆,密密麻麻的织成了万千愁绪,掉进春潮里。海棠经雨才能开,梨花先一步开放,雪花一样洋洋洒洒,这么美丽的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往事难以回首,我只好将我的刻骨相思寄托在丁香结成的相思上和豆蔻开放的枝头上。对王雱而言,豆蔻是思念的种子,也是思念的果实,它循环往复,总有那么一粒在萌芽,总有那么一粒在长大,深深扎根在心间,直到长成参天大树,庇护爱情的嫩苗。

豆蔻代表了一个永恒的年纪,代表了一种永远的美,以及一种永远的信心和希望,它像芙蓉、海棠、荼蘼、并蒂莲这些花一样,有永不会随时光消失的意象和美感。女子只要心中怀有对豆蔻的期望和想象,就永远都不会失去自己的豆蔻年华,它就存在于女子的一颦一笑和一静一动间,哪有什么青春不再、风韵渐逝,只要你想,豆蔻就一直存在着。

我想,我也永远不会失去我的豆蔻年华,即使年少时不知自己美,在长大后空前觉醒,也不算太晚,毕竟,豆蔻是作为女性的第一次醒悟,也是伴随一生的醒悟。(李  娜)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