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 ——呼伦贝尔市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徐璐/文 西日呼/图

行走在呼伦贝尔大地的沃野上,一幅幅充满希望的农牧业生产画卷,如锦绣丹青般铺展开来。

2019年,我市畜牧业发展连传捷报。扎实推进奶业振兴,牛奶产量实现正增长;“草原短尾羊”新品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现场初审;“呼伦贝尔草原羊肉”品牌,在北京成功召开草原羊品牌发布会,荣登2019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110强)、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并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级农产品优势区,成为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其宣传语“世界的大草原 中国的好羊肉”被评为2019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案例。

这一项项荣誉,擘画出全市干部群众用蹄疾步稳、勇毅笃行的态度绘就出的呼伦贝尔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美新图景。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有效确保了全市畜牧业经济呈现出总量增加、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持续推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保增长、稳增收、优结构、提品质”是我市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农牧区变美”是对农牧业发展成效的最好印证。

当早春的暖阳播洒在新右旗的田间地头时,阿尔山嘎查牧民斯琴早就忙开了。打扫牛圈、给牛喂食等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忙得她团团转,但她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家里的钱袋子正是靠养牛鼓起来的。

近几年,为减少冬季牲畜的饲养成本,缓解饲草压力,进而让草原休养生息、减缓草原生态压力,一些牧民选择冬季带着牲畜到温暖的农区转场,春季返回,从而共同抵御生产风险。

贺喜格吉日噶拉是陈旗呼和诺尔镇的牧民,去年冬天为了节省开销,他和两户牧民带着牲畜到黑龙江省过冬。今年春天,共有2300余只羊、260余头牛需要返乡。在了解情况后,呼和诺尔镇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帮助协调返乡手续,并认真细致地讲解返乡人员隔离政策等。工作人员细致的前期工作,让贺喜格吉日噶拉心里踏实了许多。

据了解,为保障转场牲畜顺利返场,针对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异地越冬牲畜返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农牧局做了认真的研究部署,对返场情况进行日调度。相关旗均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组,确保转场牲畜安全有序返场并顺利接羔。

截至目前,牧业四旗已返场牲畜31.4万头只,包括大畜1.4万头,羊30万只;返场牲畜中,陈旗9.2万头只,鄂温克旗13.4万头只,新左旗6.8万头只,新右旗1.9万头只;市域内岭东农区返场牲畜7.3万头只,市外区内兴安盟、通辽等11万头只,区外黑龙江、吉林等13万头只。

今年初,新左旗新宝力格苏木李连海的150只羊又产下200只羊羔,这些羊羔很多是双胞胎,还有十几只羊产下的是三胞胎。前两天,扎兰屯的老客来嘎查收羊,提出以每只850元的价格收购。考虑到人力和饲料的投入,李连海提出少于900元不能卖,最终买卖没有谈成。于是李连海便决定自己饲养这些羊,等到了秋天再一块卖掉,这样会收入更多。

据了解,为满足春季接羔需要,目前,全市饲草料储备量140万吨,并于近日下拨了中央农业抗灾资金1478万元,用于补贴调运饲草料,进一步保障应急需求。为全力保障接羔保育生产物资运输畅通,截至目前,各旗市区农牧部门共计办理接羔保育相关生产物资运输凭证3600余个次,保障500余车次活畜,4.2万吨饲草料运输畅通。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牧部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推动农牧业各项工作,使得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广袤的农牧区处处充满了希望。

·新生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