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乡土人才”倾情实践 厚植沃土回报家乡

“勤俭持家与人友善,手足相助夫妻相从,这是我们的家训,也是我们致富的法宝。”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现场,面朝乡亲邻里,背靠“草原学习轻骑兵”红色旗帜,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刘光讲述着夫妻二人一起脱贫致富的经历和感悟。

“家和万事兴,我们俩平日里孝敬父母、友爱邻里,为了过好日子一起努力。去年,我们种植了200亩地,农业纯收入达到10万元,通过出租小型钩机,又挣了3万,日子越过越红火。”朴实的话语中,共识在凝聚,信念在增强。

乡土人才是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的中坚力量,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大“宝库”。科右中旗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聚焦群众需求、广泛组织力量,注重发挥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乡土人才活力,通过志愿服务将农村牧区的零散资源与需求进行梳理整合,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好的,我马上就到。”一大早,巴彦呼舒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张兰英就接到巴彦呼舒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发单,海龙屯嘎查仓套特格的果园需要技术指导。张兰英放下电话,拿起设备就来到仓套特格的果园里忙活起来。“眼下正是干枝枯枝清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今年是果树的‘大年’,得加大修剪量,减少过多消耗。”张兰英一边给果树剪枝,一边为仓套特格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

从2007年种植果树以来,多年亲身实践加上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的培养,张兰英的种植经验已十分老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中的一员,张兰英不仅在果树种植的技术指导上提供服务,还积极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牧区的凝聚力和发展优势,为贫困户代养牛羊、帮助贫困户申请贷款、带领嘎查妇女刺绣……她为贫困户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铺路领路、激发动力,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乡亲们快来啊,要开始跳广场舞啦!”每天晚饭后,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妇女们的手机就会叮叮当当地响起来,这是乡土人才孵化中心韩德力格日呼在微信群中叫嘎查妇女们一起来跳广场舞。不一会儿,嘎查小广场就聚集了不少人,有的扭起红红火火的秧歌,有的跳起动感活力的广场舞,老艺人们也奏响珍藏多年的二胡,欢笑声与音乐声在双榆树嘎查相互交织。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如今在科右中旗,通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着力把优秀青年农牧民培养成为乡土人才、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储备成为嘎查后备干部,把握时间节点,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优秀青年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农牧民实际需求,组织开展集中汇演、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极大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右中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整合全旗12个苏木镇832名乡土人才孵化中心成员,立足于振兴农村,开展扶贫帮困、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志愿服务乡土化,逐步形成“群众工作群众做”,打造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中心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格局。(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实习生  包慧慧)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