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他们约定要在西昌一起扑火!但没想到,队长这次食了言…

3月30日下午,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附近的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在接到支援命令后,第一时间由正在值守备勤的一班、五班共计21人紧急驰援。然而不幸的是,凌晨时分,队员们正在集结地进行扑火作业时,遭遇风向突变,导致18名扑火队员牺牲,3人负伤,另有一名向导牺牲。

万分紧急时刻,一线扑火队员经历了怎样的生离死别?

对话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来自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00:0005:48

可不曾想,这一去,18名战友就再也没能回来

扑火队2班班长刘胜云:这两三天,我最少哭了十次,哭了很多次,一看到他们的视频,都哭,包括在宁远镇开会的时候,我们部长也哭了,很多班长都哭了。

在凉山州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营房,记者见到了遇难队员的几位战友。说话的这位是扑火队2班班长刘胜云,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营房宿舍门口,脸上有些憔悴。

刘胜云

刘胜云回忆,事发当天,一班、五班20名战友正在值守备勤,接到县林草局前往西昌市支援的命令后,队长何贵银迅速带领大家携带装备向100多公里外的火场进发。可不曾想,这一去,18名战友就再也没能回来。

刘胜云:很多都是我的好兄弟,有个是我的好哥哥,他叫周全生,从小时候我们就在一起打工。下了班,没有培训之后,何贵银对我们都是相当好的,还有钟生文、张树伟、樊桂伟、黄元林,全部都是我们小时候一起耍到大的。

曾给队友发回视频:西昌不要怕,我们来了

坐在一旁的6班班长刘树维眼里也泛着泪光。一夜之间大家的突然离开,让他内心难以接受。他说,当天战友们到达火场后,电话一直联系不上,后方都捏着一把汗,一直努力尝试联系。直到31日凌晨3点,他终于拨通电话。

刘树维:后来我突然打通了,是岳仕明接到的,我说你们都安全吗?他就哭了,我说你不要哭,怎么了?他说何队带着他们11个,剩3个,有8个都牺牲了。突然就觉得,人就不在了,哪个都不能接受。而且当天他们去,从这走了后,9点都还在给我发视频,都还在说,“西昌不要怕,我们来了。”

曾和队友彼此约定:西昌泸山不见不散,一起扑火

刘树维说,火灾发生时,他正在西昌处理事情。得知队长何贵银带队支援西昌后,他俩曾通了一次电话,彼此做了一个约定,要在西昌泸山不见不散,一起扑火,但没想到,队长这次食了言。

刘树维:他给我说,刘哥,我们在泸山不见不散,我说好的,何队。他说,封城了你不要回来了,你在原地待命,就在西昌,你直接在这等你兄弟,把装备给你带来就行了。

刘树维

大多数队员都有丰富的打火经验

2班班长刘胜云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宁南县森林草原专业扑火队成立于去年12月30日,加上队长何贵银共有81名队员,大多数队员都有着丰富的打火经验。

刘胜云:之前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老兵。那时候我们是民兵,以前是镇上组织我们打火。从十多年前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

扑火队按照军事化管理,有严格的要求和纪律

扑火队按照军事化管理,记者看到,在营房内的墙上,张贴着各项驻训管理制度和生活制度。队员们驻训期间,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纪律。

记者:这里面刚好是20个人住?

刘胜云:对,20个人住,一个组两个班,4个组8个班,轮换来驻训,每次驻训14到15天。

随时待命,发生火情随时随地准备出勤

在队员驻训的宿舍里,干净整洁。宿舍楼下的装备库房里,各类灭火器械也都整齐摆放,一应俱全。

记者:咱们的设备还是挺齐全的。

刘胜云:对。

记者:像每次出勤,比如发生火情,咱们会把这些装备都统一携带上?

刘胜云:对,都要带上。

记者:每次出去是多少人?

刘胜云:看火势的情况,81个人随时都待命,火势小的时候,先去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都是在营房准备好,随时准备走的,驻训的先去,就是在这训练的20个人先去,另外60个20分钟就到达这,随时随地准备走。

从民兵转为专业扑火队员,业务能力和打火器材都更专业

刘胜云说,驻训期间,队长何贵银每天都会带领队员进行相关的体能训练、机具理论学习、扑火知识培训、灭火基础理论学习等内容。从民兵转为专业扑火队员,大家的凝聚力和综合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刘胜云:平时就是早上起来跑步,练军姿,回来吃了饭大家就学习防火知识,如何灭火,了解现在装备的情况,如何运用掌握。以前都是出于义务去打火,现在成立打火队后,更专业,有很多现代的打火器材。

营房内的一切都还是遇难队员们出发时的模样

可不曾想,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刚组成一个81人的大家庭,就有一部分战友先离开了,营房内的一切都还是遇难队员们出发时的模样。刘树维说,他会永远想念这帮好兄弟,好战友,学习榜样身上的精神和力量。

刘胜云:每次不管去哪里打火,带着弟兄,何队(何贵银)都要冲在前面,不会说只当个指挥官,他要带头,是个相当好的队长。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