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性格塑造了你 但没有锁定你

《性格拼图》

[德]西尔维娅·洛肯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很容易让人形成“二元思维”,非此即彼,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

关于性格,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也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内向和外向”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性格类型。但在看书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和思考,我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性格了。我从小就是一个腼腆的孩子,但我却神经大条、极度不敏感,比如数字,我永远只能记住两个电话号码,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家人的,如果换了号码,时间长了就只能记住一个新的,所以并不符合“内向者的标准”。

《性格拼图》这本书告诉我们,性格并不是二元对立的直线,更像是一条自由波动的曲线,区别仅在于我们是更靠近内向,还是更靠近外向。

而且,每种性格类型都不是孑然独立——作为外向者有时需要从事内向型工作,比如科研或埋头写作;内向者有时需要从事外向型工作,比如销售、讲话或管理团队。

除了内向和外向,还有很多人属于中间性格类型。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灵活的内向者”的例子:拉图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学习导师。作为大学老师的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的课程和悉心的指导,深受学生爱戴。但是,拉图会定期为自己充电,至少会短暂地将自己从嘈杂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在宁静的环境中重获能量。

商业思想家丹尼尔·平克有一句话很好地形容了混合型性格——“他们知道何时开口,何时沉默;何时观察,何时回应;何时进,何时退。”

简言之,这种性格兼具外向者的灵活性和内向者的稳定性,这赋予了善于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特别适合某些需要社交技巧的工作,比如调节、谈判等。

自从1921年荣格先生提出“内向和外向”概念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理论,但我认为《性格拼图》是讲得最清楚不过的。它很好地理清了第一天性(遗传因素),第二天性(社会环境)和第三天性(个人改变)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关系。这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你的性格塑造了你,但它没有锁定你”。

首先,单凭一个人的大脑(也可以理解成遗传因素)是塑造不了性格的,性格的形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就是社会环境)。

哪怕是从生理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婴儿大脑的神经元链接是出生之后才发育完成的,因为它必须经过与抚养人的交流才能完成。大脑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对各种社会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而不同的环境又影响着性格的形成。

除了遗传因素、社会环境之外,性格的塑造更多地取决于第三个因素:个人意识的探寻。按照书中的观点就是:真正的性格形成于自我实现的过程!

我们虽不能选择自己的遗传特征,但可以根据环境和心境的变化,自主地做出选择,在性格曲线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舒适区。

本书作者洛肯博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自己就是一个安静的内向者,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但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性格咨询师,获得了2012年德国最佳演讲者殊荣,还登上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明镜周刊》的封面故事。

注意:洛肯博士并没有刻意改变自己,而是通过自主选择,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区间。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安静又有力量的人。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总经理,他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相对于外出交际,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但随着公司业务越来越多,团队也越来越大,他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也越来越强。他并没把自己变成一个侃侃而谈的人,而是充分利用自己善于洞察和思考的优势,成为了一个“温暖的共情者”,他懂得如何构建轻松舒适的谈话氛围(会议氛围),也懂得如何将性格的差异转化为团队的优势。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创业公司的业绩也蒸蒸日上。(牛瑞华)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