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躬身入“疫”:不求惊天动地,只愿问心无愧 ——一名红十会人的“抗疫”随笔

抗“疫”上班已经20多天过去了,我养成每天随手记录一些东西的习惯,内容杂七杂八,或工作状态,或所见所闻,亦或是心情天气,有的写在纸上,有的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有的也存在电脑里。我觉得这段经历应该留存记忆。

就在我又拿起笔的时候,耳边响起电子计算器的报数声,每天中午时分这个声音都会在静静的走廊内按时响起,清脆而有温度,那是同事们在一遍遍核对捐款、捐物数字,准备上平台发布。从接收第一笔款物起,这个声音就一直陪伴着我们。

大约从正月初五日起,我就零星接到咨询电话,有的在询问需不需要捐款,有的询问怎么样捐……也就是从那时起,单位人员陆续上岗,没有出远门的就在单位待岗,在外地过年的紧急往赶回,我们都信心满满都做好了应对工作的准备。但是我的内心还是有些忐忑,那些日子武汉红会的事情被炒得沸沸扬扬,红会继郭美美事件之后再次被置于大众舆论的风口之上。作为同业者,我都能设身处地的想象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应接不暇的工作该是怎样的疲惫和忙碌,面对网友的质疑时又是怎样的无奈,这其中既有自身原因又有体制的问题。

我多次设想如果处在那种环境下的是我,我会是一种什么样状况?我不得不想着各种应对方案,模拟各种可能出现的场景。

尽管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但是随着款物的聚集,最初的一两天我们还是有些手忙脚乱。随后,我们及时向分管领导请示汇报,按照上级红会指示和市防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迅速应对,重新调整分工,压实具体责任,很快工作进入忙而有序的状态。这段时间,每一个人的弦绷得紧紧的,谨小慎微,尽最大努力做好手头的每一项工作。

虽然我们这个城市不足十万人口,但是这些天来,全市各行各业各族人民踊跃行动,既有大企业慷慨解囊,也有个体工商户捐赠一天的利润;既有微信支付10块8块的,也有在银行转帐万儿八千的;既有行动不便委托朋友家人送来现金的,也有自己购买了防疫用品捐赠出来的;还有一些商会三天两头来增补款物的,原本门可罗雀的单位一下子热闹了许多。随着款物的数字每天都在上升,我们的帐户每天都在变动,但在我们眼里,早已不觉得它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力量的积蓄,蓄满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同胞最深厚的情感。

工作量越来越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额度受限,捐款二维码刚用了两天就不好用了,本来我还有点沾沾自喜,因为在内蒙古的红会系统中我们二连浩特市红会是较早使用二维码捐赠方式的,可没想到节骨眼上就出现了问题,财务人员心急火燎连续两天跑银行,与其协商改进二维码的功能,又向腾讯公司递交申请,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问题很快解决。秉承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和对捐赠人负责的态度,我们每天中午11时更新公示收支情况,然后由“二连团”信息发布平台转发。

面对捐赠者提出的各类问题我们都会及时回复、耐心解答,同事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团队是为全市人民服务的,而接受的却是千万双眼睛的监督,所以必须要做得好上加好”。我们及时联系广告公司为大家制作捐赠证书,签名留言板,让点点滴滴的爱得到充分尊重,让大家的爱得到充分的表达。

随后我们又转战包联小区,开始另一种值守……

每一天都挺累挺紧张,我开始有点怀念前些天休息的日子了,时间充裕可以随意安排,但那时内心却有隐隐不安,这些日子虽然感觉时间不是自己的,可是内心却是充实向好的。我和同事们都在用情用心用力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彼此之间不多说什么,但从内心里却涌动着的对我们这个城市和人民最深情的祝福。

前两天我去口岸接一批境外捐赠物资,看到出入境大厅门外立着一个广告牌,写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一瞬间就心潮澎湃,过去我多次来过这儿,却没有过太多的在意。而那天我却如此动容,那一刻觉得这句话就是我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我的心声!

我想,也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应该是最努力的。

(庞俊清 乔建平)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