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早春樱桃花儿开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正到来。

樱桃,也在春的时节展露笑颜。她的花儿,是立春花信风中的二候(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一般在立春5天后绽放;她的果儿也有“早春第一果”之称。

从最早的祭礼、赐品,到普通花果,樱桃的天上人间,唯美了流金时光。

【樱桃花】

窣破罗裙红似火

樱桃,美得不容一声轻唤,一股俏丽玲珑的感觉早已油然而生。

先瞧瞧樱桃花。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在唐代诗人元稹(779年~831年)这简明凝练、情景交融的《樱桃花》中,樱桃花太明艳、活泼了。

繁英如雪的樱桃花很早就令人流连,特别是唐代,吟咏者众。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的白居易(772年~846年),更是爱诗咏樱桃花,留存至今的多达10余首。两个诗人如此爱写樱桃花,可能与洛阳有些渊源。元稹是洛阳人,白居易晚年长居洛阳,而洛阳一带很早就以樱桃闻名。

作为九朝古都,洛阳自古以来便海纳自然人文美景,它地处盆地,沟壑纵横,清溪曲绕,向阳背风处很适宜樱桃生长,故历代多有栽植,现在还有作为洛阳八景之一的“樱桃沟”遗世。自秦汉以来,樱桃被移植到皇宫御园和达官雅士的花园之中,得到广泛栽植,唐太宗李世民也作《赋得樱桃》以示赞美:“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昔作园中实,今为席上珍。”

樱桃花,见证着元稹与白居易的情谊。贞元十九年(803年),24岁的元稹与年长他8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此后两人结为好友,常有诗作互赠。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越职言事”;他的母亲因看花而坠井去世,他又著有众多“赏花”及“新井”诗,被说成“有害名教”;这些都成为他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的理由。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白居易想念五个月前被贬为通州司马的元稹,写了一首《舟中读元九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听闻此事后,当即写下《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白居易在江州读到,十分感动,尤其对“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特有感触。他给元稹回信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而元稹收到白居易信后,又立马回复一诗《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这些都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白居易的樱桃花诗,也种类繁多,有怀念友人的,如《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有感怀人生的,如《樱桃花下有感而作》。而且,他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如《吴樱桃》《移山樱桃》等。迟暮之时,他还写了一首《樱桃花下叹白发》,令人枉自嗟呀:“逐处花皆好,随年貌自衰。红樱满眼日,白发半头时。倚树无言久,攀条欲放迟。临风两堪叹,如雪复如丝。”

岁月啊,真是一把“杀猪刀”。

【樱桃果】

令人仰望的“早春第一果”

再来看樱桃果儿。

朱颜靓丽,圆润均匀。人们也常常直接把樱桃果儿称为樱桃。

樱桃非桃类,因其形肖桃,颗如璎珠,璎即像玉的石头,又属于蔷薇科樱属落叶小乔木,故璎改为樱,得名樱桃;因为云莺所含食,又名莺桃、含桃。樱桃英文名cherry,音译为“车厘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早春第一果,樱桃可以“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美志。”她的新、早、美又融合在新春中,令人喜爱和推崇。樱桃最早是古人荐新果物的首选。荐新是顺应时令和自然的祭祀活动,是古代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人们为了表达对天地、神灵、祖先的崇敬和感谢,以初熟谷物或时令果物供奉于宗庙社稷,希望来年继续得到保佑。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选集《礼记》有“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的记载。到了汉代,樱桃荐新作为礼仪制度被正式载入史册,西汉大臣叔孙通将荐樱由实践性走向制度化,《汉书·叔孙通传》记载:“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南朝陈时期文学家江总的《摄官梁小庙诗》也提到荐樱:“畴昔游依所,今日荐樱时。”

[责任编辑:何娟]